“由莲花二村到罗浮山,共100公里。先走莲花路1.3公里,转洪威路0.2公里,转北环大道辅道0.6公里……”这是在深圳开车“自驾游”的郭先生掌中卫星导航仪上明确显示出的信息。拥有掌中卫星导航仪,其行走线路,一目了然,十分便利。
业内人士指出,卫星导航正在成为继手机、电脑网络之外,改变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又一革命性产品。西安,有望成为导航产业浪潮的引领者。在日前举行的西安导航产业基地签约仪式上,国家遥感中心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签署了共建“西安导航产业基地”协议,旨在共同推动建设国内首个导航产业基地。同时,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首批入园。
导航市场潜力巨大
导航产业是新兴的、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朝阳性产业。2006年,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市场总规模已达400亿美元。而同年国内导航市场规模为28.6亿元。有人预测,未来4年里,我国将以每年年复合增长率136%的速度快速发展,预计到2010年,全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14.8亿元。如此,可谓是抓住了导航产业,就抓住了未来发展的龙头。
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张国成谈到,未来的民用导航产业发展规模,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想象力。他强调,作为一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我国的导航产业民用优势在于——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目前,国际上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美国GPS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中国北斗系统,过去的应用主要倾向于军用。广泛应用于民用,各国都在积极地探索中。
单就汽车导航来讲,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GPS导航的市场潜力巨大。据统计,截至到2005年底,我国拥有车载导航设备的车辆不足10万辆,相对于3000万辆的汽车总量来说,普及率不到1%。而日本的汽车车载导航安装率已高达59%,欧美约占25%。至2007年底,我国车载导航产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民用导航还看未来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GPS导航应用已开始被社会广泛关注。有统计显示,“北京奥运期间,估计物流量可达3亿吨,若91%走公路,7%走航运,将会形成432亿元人民币的物流市场。”据称,GPS导航及监控,将逐步在全国物流业的运输车辆得到广泛应用。仅此一项,预算费用就在191.8亿元人民币左右。
目前,就全国范围内来看,深圳导航产品的销量,已占全国所有城市的前四名。销量最大的城市依次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
在深圳,卫星导航产品主要分车载导航和个人导航两大类,前者是针对车辆而言的导航产品,后者则是个人导航终端,如智能手机、手持导航仪等。
“你出差刚下飞机,走出机场用导航仪就能搜索到附近有哪些宾馆和餐厅,而且精确度一般在3米到5米。”美国Anydata公司、深圳全智达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为我们描绘了个人导航应用的未来。
其实,卫星导航产品未来有很大的用途,它不仅仅局限于实时导航、标明提示汽车出行路线,还可提供诸如加油站、停车场、银行、宾馆的导航,未来还能实现购物导航、厕所导航等,甚至你想要的电话号码也可“导航”。
这位负责人认为,如今发展导航产业,有3个优势条件:GPS民用走到交叉点、智能手机发展走到一个交叉点、通讯产品的普及也处于一个交叉点上。目前中国的导航市场才刚刚起步。他预言,中国的导航产业将在2007年后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态势。
西安蓝图备受瞩目
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张国成表示,此次西高新在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力压群雄,率先建立导航产业基地,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根据协议,西安计划在3年-5年内,引进30家-50家知名导航企业,产值计划达到50亿元-80亿元人民币。
副省长、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景俊海介绍说,从2007年4月他们就开始筹划如何发展导航产业,目前在卫星导航接收机核心芯片领域,西安华讯微电子有限公司已在全国率先开发出GPS基带与射频芯片组,并正在开发GPS+北斗二代的双模芯片组。另外,不少科研单位,在国家卫星导航技术标准制定、“北斗二号”技术体系制定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资源。在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等领域,东强电子、西安交大GPS研究所等众多单位与企业,均具有雄厚的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在应用与运营服务等领域,中科院陕西天文台、省测绘局、陕西导航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安途软件有限公司、西安富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烽火GPS台等单位,服务业务均已初具规模。
根据西安导航产业发展蓝图,将建设总部占地面积约220亩创新研发区:位于西安高新区CBD内,以打造全球性导航卫星系统的集合产业总部概念,并使本区域成为国内外知名导航企业的聚集地。产业区:位于草堂寺软件服务外包基地,约1500亩。
“西安导航产业基地”的确立及建设,将聚集导航产业的各种发展资源,包括国家级导航产业孵化器、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联盟等。
在与北京灵图公司等7家企业签约后,西安导航产业基地将在导航地图及软件研制、3G及4G智能手机研发生产销售、导航引擎芯片研发及销售、导航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等领域内进行项目研发,投资总额7亿元,未来三年内带动就业近万人,正式投产营运后,产值将达到20多亿元人民币。景俊海表示,“虽然目前该产业规模还不大,但未来,西安导航产业有可能领先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