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凶猛:同体育用品零售市场的对照与分析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 同国内代表性体育品牌商及销售渠道商的分析及对比

从市场细分来看,体育用品行业主要分三大类:综合体育、专项体育和时尚体育。从产品特性来看,这些公司更多地将自己定位为品牌公司,品牌的竞争是他们在各个领域内竞争的法宝。

体育品牌国内市场发展的两种不同思路

第一路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民族品牌。以LI-NING和安踏为代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创业为根基,经历了从总代理、分公司、城市代理到自建渠道的历练,战场也从三线市场到二线市场,正努力进入一线市场;这路大军似乎骨子里所凝聚着打造民族品牌的基因,战术上决定了他们终成一方势力。

国内市场成功的品牌代表:李宁、安踏、特步、康威、德尔惠、361度、金莱克、鸿星尔克

第二路是从城市走向农村的外资品牌。以耐克和阿迪达斯为代表,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以香港市场为跳板,直接杀入上海和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然后再招兵买马,以“厚禄”招“良将”,以“金钱”收编“山大王”,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潜伏若干年之后,转战一线市场、二线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也让民族品牌真正领教到了“战略”的巨大威力。

国内市场成功的品牌代表:耐克、阿迪、Kappa、匡威、Puma、锐步

- 同国内代表性体育品牌商及销售渠道商的分析及对比

连同港资的百丽、台资的宝元、内资的领跑等等,渠道与资金双管齐下的上市风潮及并购冲击,对于地方中小诸侯而言,无异于洪水猛兽,杀伤力极强。当我们的户外用品零售商在市场上同他们竞争时,当前状况所可能采取的战术也许只有“敌进我退”。

宝元:最有钱的运动品牌代理商

作为中国最有钱的运动品牌代理商,宝元背后的庞大势力是台湾宝成集团。目前,宝成是全球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商,控制了全球近1/4的知名品牌运动鞋的生产,仅东莞和中山的工人就达到12万人,每天上百万双贴着耐克、阿迪达斯、CONVERSE等商标的运动鞋从这里发往全球。宝成的另一事业线是体育用品零售。拥有多达3500家的连锁店,让宝成不声不响地坐在体育用品零售的头把交椅上。对宝元而言,“互动体育”任务相对简单:即极力扩张地盘。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或直营或收编,能快速收编最好,不行就重金投入直营。2006年,宝元以2亿元现金将LI-NING在昆明地区的经销商收归旗下。而在广州和泉州地区,在暂时无法收编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直接重金切入当地最繁华商圈,快速完成布局。其重结果而不在乎过程的战略行动,立竿见影,将为上市报表提供良好业绩数据。

百丽:龙头代理商

由百丽女鞋起家的百丽公司,仅用了数年时间就将女鞋品牌推上了中国第一的交椅,完成了巨额资本的积累。1992年创建后,迅速另辟蹊径投身运动品牌代理行业。短短数年就跃居耐克、阿迪达斯、LI-NING、KAPPA、NEWBALANCE、“世界第一条牛仔裤”Levi’s、香港美丽宝公司(CAT等多个户外品牌总代理)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中国地区最大合作伙伴。正是这几年间,当各地诸侯还在自我壮大或小心翼翼地过界谋划之际,百丽就凭借其女鞋积累起来的财富与人脉,尤其是各地知名商场的紧密关系,一举成为国际运动品牌不可质疑的龙头代理商。2006年百丽仅耐克一个品牌的销售额,据称已达到该品牌在中国总销售额的1/4,而国内绝大多数运动品牌的全国销售额只是其零头而已。2005年,百丽以赴港上市为前提,对集团组织架构进行了重组;2007年5月23日在香港高调上市,拿回近百亿现金,目前,百丽正准备拿出25%也就是25亿现金扩张渠道,充实终端。百丽的成功在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渠道是核心,女鞋与运动品是其两个基本点。在香港上市后,百丽国际旗下的“百丽体育”已更名为“滔搏体育”。“在惊涛骇浪中搏杀”,在体育用品零售领域,百丽要下大功夫了。

-同国内代表性体育品牌商及销售渠道商的分析及对比

领跑:抱团壮大联合上市

即使对于圈内人士来说,领跑也相对陌生。因为没有坚定的逐鹿中原的野心和决心,2006年深圳的龙浩、四川的劲浪、浙江的锐力、沈阳的鹏达等天南地北的诸侯们不愿放弃自己盘踞多年的地盘,而委身新品牌另起炉灶,成立“领跑”。领跑的目标很明确,抱团壮大,联合上市,将利益最大化。然而事实上领跑的出现也是无奈之举。单做零售,要么被百丽或宝元收购,要么自寻出路,与其坐视吞并,不如相互扶持再立山头。 ????整合后的领跑,不仅有难于入侵且不断扩大的地缘优势,年销售额也突破20亿的规模,后劲十足,加上耐克、阿迪达斯的鼎力支撑,已完全有实力抗衡大风大浪。它与百丽、宝元的斗争,从市场业务层面延伸到资本市场,多家诸侯的整编融合需要时间,三家公司上市前的综合实力比拼及上市时机的把握,将是领跑的挑战和机遇。

由耐克、阿迪达斯领衔的中国运动市场热潮,这次甘作幕后导演,积极推动百丽、宝元、领跑这三大国内运动零售巨头站在台前拼杀,无论谁胜谁负,外资仍然是赢家。渠道和品牌总是体育用品公司上市拿钱的资本,而渠道的整合之势也难以阻挡,百丽上市之后,身价500多亿,从股市拿回100亿的现金,收购整合新渠道已经是势不可挡;宝元原本就出身贵族,早已有同门裕晟(CONVERSE中国总代理)在战场上厮杀,且小有斩获;领跑则也在市场历练中不断成长,前途不可小觑。此外,还有散落在各地不大不小的经销商们,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境遇,是接受招安还是坚持到最后,除了市场,没有人能给他们答案

区域割据

云南的奥隆世博这样体育用品连锁商,就是这个行业里的“云南王”。因为在云南,奥隆世博控制了李宁90%、耐克60%、阿迪达斯80%的销售额。体育品牌要进入云南,就必须跟奥隆世博做生意。眼下,奥隆世博还在扩张,它已经打开贵州和广西的地图。

武汉的杰之行等等营业规模都接近10亿元,远远超过国内户外品牌的年营业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