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博会专访:生存者户外吴晓江总经理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您好,首先感谢能接受户外资料网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成都生存者户外公司在四川当地是一家规模很大的户外公司,可能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很多驴友还不是很了解,能否这里给我们做一简单介绍

吴总:谢谢你对我们的采访,但需要更正的是,我们并不是一家规模很大的户外公司,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家比较有特色的户外公司。我们公司在05年正式注册,但是我们从事户外活动从99年开始,已经有将近10年的时间了,早期我们主要从事一些赢利比较低的登山攀岩等活动,后来逐步转向从事纯商业的活动,我们积极参与一些公益性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对攀岩运动在四川的普及,起到了一个促进和带头的作用。

在当前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不知生存者的运营情况怎样?贵公司现在的主营业务是什么?与震前有什么不同吗?

吴总:在当前的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与过去相比,我们的运营情况不是太好,我们主要靠一些商业的街头攀岩,偶尔的企业培训以及寒暑假针对中小学生的应急生存培训为主,与震前相比业务相对要窄一些

作为一家户外拓展公司,是否有淡旺季之分啊?在淡季的时候如何,如何平衡一个公司的营收?除了主营业务外,是否有开设或参与一些其他的辅助项目?

吴总:夏秋季的时候,对于户外公司来说,应该是一个旺季。在淡季的时候,我们主要靠一些商业攀岩和生存训练来平衡公司的营收。因为我们没有从事户外产品等这块的经营,今后将增加一些沙龙等方面的投入,通过讲座,活动和户外教学这种模式来支撑公司的收入。

你刚才提到地震后主要做生存训练营,它包括哪些项目呢?目标人群是哪些

吴总:我们的生存训练营,主要包括对灾难的认识,避难基本常识,医疗救护常识,主要通过这种培训,让人们具备一种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不要慌乱,有一种从容,以及从骨子里出来的那种勇敢和坚韧,当然,这有很长的路需要去走

生存训练营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熟悉,您觉得在四川的发展空间怎样,参与者是否会有一定的危险,如何确保他们的安全?

吴总:我们所说的生存训练营,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种凭一把刀,或者简单的装备进行一段时间的生存训练,我们的生存训练营是模拟一些场景,比如火灾或者地震等,当我们在这些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应对,应该说它是一种避险的常识,是希望人们具备的一种坚韧勇敢的品质。当然,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安全的情况下去做的,我们只是模拟一种场景。安全是一种在正确认知基础上的防范,而不是无知条件下的某中尝试。

生存训练营的培训师或者说负责人都具备什么样的资质,如何认定他们的从业资格?

吴总:生存训练营的培训师要求至少具备某种方面的特质,比如说你是心理方面的专家,或者你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这应该说是一个团队的配合,队伍中有取得登山协会资质认证的高山协作和户外指导员,也有通过红十字培训的急救员,每个人都各有专长,但相互补充,当然,也有少数人具备多方面的才能,但最主要的,队伍中一定要有一个能掌控大局,很好的去协调各种力量正常运转能力的人

5.12后四川的很多俱乐部和户外爱好者们都积极的参加了灾区的救援活动,能给我们讲讲生存者在这期间的行动吗?

吴总:这是每一个户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至于所做的事情,这么说,我们只要做到问心无愧,这是一个庞大志愿者的工程,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态度是,我们只做我们认为该做的事情,但我们决不去因为做了什么而去说事,家园有难,谁都不能袖手旁观,当然更没有必要说的太多,因为,这是对所有志愿者,所有在这次灾难中付出的人们的一种尊重,每个人都是一份子,关键的在于,你是否用心去做。

对于四川灾后的户外运动发展,您个人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吴总:这不是短期内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他考验人们的耐心,也考验每个户外人应对的技巧,但只要每个俱乐部,有过去奠定的良好基础,有好的口碑,灵活的应对方法,还是能够对付过去的,四川有丰富的资源,但在地震的那一瞬间,可能会动摇很多人的信心,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只能充分利用好剩余的资源,从某种情况下来说,这次灾难也是一次契机,他让人们有时间来思考,来调整一些过去的东西。相信3-5年内,四川的户外会有一个突破的,或者是一次质的飞跃,也许那个时候再回过来看,才知道哪些是真好哪些是不好,至于建议,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有很多好的俱乐部都顶过来了,对于大家来说,能够坚持下来就是最好不过的了,每个俱乐部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和客户群体,真的是只要大家坚持下来,这就是最好的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