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 北京 晴
今天是我和费宣离开北京前往迪拜的日子,从去年就开始策划并准备的“关注全球沙漠化·穿越非洲撒哈拉”2009中国人穿越世界第一大沙漠科学考察探险活动今天终于成行了。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我和费宣早早的就来到了机场。我们要乘坐的是晚上23:55分由北京飞往迪拜的EK307次航班,虽然航班的时间很晚,但是仍然有许多的朋友到机场来为我们壮行。
几个平日里很相熟的朋友开车把我和费宣送到了机场,刚走进机场大厅就看到许多媒体的记者朋友。看见他们,我心里感到一阵温暖。在北京的这几天,除了准备出发的各种装备和物品,就是在接受各个媒体的采访,媒体的热情既在我的意料之中,又在我的意料之外。本次撒哈拉沙漠探险活动是中国人首次自主组织的撒哈拉科考穿越活动,从策划之初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果本次探险活动能够成功,那将是中国户外探险的一次巨大突破,也是中国探险家和中国新一代政协委员精神风貌的最好展示。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活动受到了来自政府各个部门领导的关注和支持。3月9日,我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的亲切接见,两位领导高度赞扬了我和费宣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本次撒哈拉的穿越活动,阎主席还当场为我们的沙漠探险活动题了字:“挑战极限、拥抱自然”,最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严隽琪主席还亲切的称我为“中国人的骄傲”。一位国家领导人能够对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发出这样的赞叹让我感动不已。
从2月份到现在,我们的行程一改再改,好不容易才解决了签证的问题。从我们要出发的消息传出以来,我陆续的收到了许多朋友发来的祝福,由于九大极点的探险和我之前策划的一些国际交流活动,我结识了许多外国朋友。当他们知道我即将开始我新的探险时,纷纷给我发来了祝福的邮件。真的感谢这些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格瑞格·米莱特,我的老朋友。但最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从昆明飞往北京的时候,我在候机厅里接到了秦光荣省长给我们发来的祝福短信,这个短信,让我和费宣的心里掀起了一阵巨浪,作为2个云南人,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家乡领导的认同和支持,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告别了来为我们送行的朋友们,我和费宣走进候机室等待登机。想到我和费宣明天早上就可以站在非洲的土地上,我都有些按捺不住自己雀跃的心情了。背包与从昆明出发时相比又沉重了一些,那是领导们对我和费宣的殷切期许。在北京的四天里,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和原地矿部部长宋瑞祥,前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原地矿部副部长、总工程师张宏仁以及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席寿嘉华女士分别为我和费宣壮行,领导们给予了我和费宣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地矿部的领导们还赠送了我们一些带有中国地质标志的礼物,希望能够通过我们,把中国的友谊传递到非洲撒哈拉的土地上去。
23:55分,我和费宣登上了飞往迪拜的飞机,明天早上我们将站在非洲的土地上迎接我们此行的第一个日出。我们在迪拜只能停留短短2个小时的时间,当地时间早上7:30分,我们将乘坐EK787次航班由迪拜飞往加纳的首都——阿克拉。
加纳素有黄金海岸之称,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西邻科特迪瓦,北接布基纳法索,东毗多哥,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562公里。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全境大部地区为平原,东部有阿克瓦皮姆山脉,南部有夸胡高原,北部有甘巴加陡崖。最高峰杰博博山海拔876米。最大河流为沃尔特河,在加境内长1100公里,下游筑有阿科松博水坝,在境内形成巨大的沃尔特水库,面积达8482平方公里。沿海平原和西南部阿桑蒂高原属热带雨林气候,沃尔特河谷和北部高原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
和非洲大部分国家的沙漠环境不同,加纳有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我们落地的时候是满目绿色,有丰富的植被,有热带雨林,慢慢的开始行走的时候,就开始进入到荒漠化、石漠化、沙漠化,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充分体验一个从有绿色植被,再进入到没有绿色植物,最后进入到一个“死亡之海”,荒漠化、石漠化、沙漠化的环境,相信我们会从这段行程中得到更深刻的体会。
现在,应该说晚安了——“非洲,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