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扩张生恶果 运动鞋企集体陷入“库存门”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针对第三方机构提出的“库存十亿”,阿迪达斯日前发表声明表示“这一说法毫无根据,与事实严重不符。”阿迪达斯库存风波未了,各大体育用品销售商日前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各大运动品牌的库存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去年的库存还没能完全处理,我们正在跟品牌商商量是否能够降低今年的订货量。”

某二线运动品牌的平均吊牌零售价为200元,加盟商朱先进按照零售价的五折从代理商处拿货。作为该品牌的老加盟商,朱先进去年将30平方米专卖店扩充成近100平方米。在去年的订货会上,朱先进共订了近2000双秋冬鞋,可截至今年三月份,以正价销售出了500双,春节以七折的价格卖出800双,依旧有700双在仓库中。“拿货成本基本收回,但租金、人力成本还得指望库存消化后收回。”

2008年,各运动品牌纷纷开店扩张,销售量大幅上升,但奥运会并没有为体育用品行业带来如他们所愿的那么大的市场,于是,实际销售收入并没有那么多,即:经销商库存严重。在网络上,低价抛售安踏、李宁、阿迪达斯、耐克的帖子随处可见。

根据百丽(01880,HK)的统计数据显示,三月份,百丽运动装的零售额出现大幅下滑。对于百丽的销售下滑,分析人士指出,同店增速近期放缓主要是因为在经历了假日的销售高峰后消费市场出现短期降温。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国内各大运动品牌的秋冬订货高峰,记者日前从部分运动品牌了解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订货情况普遍下降10%以上,“去年太乐观,今年太悲观。”福建一品牌企业市场部负责人指出,“各区域经理都提出下调目标量的要求。原本还想至少维持去年的目标量,现在看来很难实现。”

来自李宁(02231,HK)方面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李宁今年第三季度的订货会整体销售增长12.7%,服装及鞋类的平均价格分别上升15.1%及4.7%,相比首季及第二季度的42%及31.6%,第三季度的销售增长明显放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