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投入产出难成正比 京城百货业看淡夜市经济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白天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太阳落山后,楼里的商户开始走到街边练摊,在啤酒广场、文艺表演等助势下,王府井大街变成了一条“夜间酒吧街”。虽然王府井夜市开办得红红火火,但其他商业区的商家却没有办夜市的打算,因为投入与产出很难成正比。

上月22日,市商务委发出通知,倡导全市大型商业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延长夏季晚间营业时间,为市民提供休闲消费的好场所。王府井整条街搞夜市,正是商务部门倡导拉动消费的一部分。

据王府井管委会介绍,王府井消夏购物节从7月15日至8月9日,截至7月27日,在13天时间内,王府井日均客流量达30万人次,店外销售达745万元,店内销售环比增长16%.

配合消夏夜市活动,除了举办啤酒广场拉拢人气外,百货商店、专卖店还将摊位摆放到街边。据了解,参加展卖的商家有26个,其中既有新东安市场、工美大厦、东安市场、乐天银泰等大型商场,也有同陞和、瑞蚨祥、吴裕泰等“老字号”。东安市场的北京特产日销售在10万元左右;工美大厦绢面纸质扇子和同陞和传统手工布鞋等商品也深受欢迎。

王府井夜市使参与企业的销售额有了一定提高,但记者采访金源新燕莎MALL、新光天地、王府井百货等多家百货商店和超市了解到,多数商家并没有开办夜市的计划。

“夏季的营业时间已经改为22时,由于采取自然谢客方式,商场正式闭店的时间大概在22时30分左右。”中友百货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顾客的购物习惯,这一营业时间基本可满足顾客的需要。而新世界百货负责人认为,办夜市不仅仅是营业时间的延长,而是涉及物业照明、人员安排、空调系统等多方面的协调。“如果没有特别的促销活动,单纯延后闭店时间对销售的拉动意义不大,成本投入和产出很难成正比。”

业内人士认为,北京的夜间消费不像上海、广州等地发展得成熟。王府井大街开办夜市、到街边练摊等活动收到较好效果,与王府井客流多为外地游客有关系,老字号产品以及北京特产等,适应了外地人来京休闲购物的消费需求。而百货商场以化妆品、服装鞋帽等为主,消费群体多为本地顾客,对于上班族以及中老年消费者来讲,夜间消费的需求不是十分迫切。另外,百货商场由于业态单一,开办夜市的效果可能不敌业态丰富的购物中心,有餐饮等娱乐项目的带动,购物休闲一体更适合夜间消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