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八:循化――孟达天池――西宁――上海
当晚我们赶到循化已经差不多10点了,找了家小面食店吃了牛肉面。
循化为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青海独有的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这里少数民族风情独特。是多年以前土耳其那边的一支游牧部落移居而来的,生活习惯与回民相似,外貌很有异域风情,据说那里的女人很漂亮。
我们吃面的那家小食店的老板老板娘衣着朴素整洁外貌亮丽,这个小镇上居民的长相确实很独特,眼珠跟猫眼一样,天生丽姿,但大概是经济实力有限,很少人注重自身修整,所以根本展现不出自己的优点,反而给人猥琐的感觉。
循化是我们在此次旅程住的最后一晚,入住的是清真风格的商务酒店,也是我们整个行程中最好的一家酒店,虽然价格不是最贵的。
早晨早起出去转了一圈,吃完早饭出发时,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一路往孟达天池而去。
去天池要途径一段峡谷,盘山而上,车道很窄,汇车时简直时擦身而过的,靠外的一边是笔直的悬崖,悬崖下是清澈的黄河,后来总结了整个行程,发现这一段其实是非常唯美的,丹霞地貌的悬崖上是娇黄的胡杨树,上面看下去,黄河犹如一条蜿蜒透明的玉带,雨势慢慢加大,每每遇到大转弯,司机都格外小心,我们就在这种美与惊颤中行驶了20分钟,终于到达了孟达天池。
雨越下越大,雨伞在车肚子的行李包里,懒得去取,想挑战一下新买的冲锋衣。
进入景区大门,先坐电瓶车到达天池脚下,今天依旧没碰到传说中的人流,还算顺利。
上山还有一段路,有步行道和骡马道,我们都选择了借助四条腿的代步工具,我骑的是骡子,一开始走在最前面,但渐渐的感觉骡子的体力不支了,不知道是我太沉还是骡子太小,慢慢的拉在后面了。骡子的主人是个10来岁的撒拉族小姑娘,路很泥泞,深一脚浅一脚的在一旁赶这骡子,在交谈中,她告诉我,她13岁,上过三年学,以后就回家帮忙干活了,因为家里有弟弟,要让弟弟上学,她到16岁就要出嫁。
面对这个聪明,以及被生活磨练的有些过于成熟的小姑娘我很无语,如果她在大城市,应该会是一种人生,也许会很有成就,可能是个作家、一个企业家、抑或什么都不是,但肯定会是个幸福的小女人,但不久她就要嫁人,忙于解决温饱的生活,忙着为那个男人繁衍后代,因为她终究是个女人,在这个男尊女卑的世界里,无法选择。
雨下的很大,冲锋衣外层全淋湿了,裤子是没一处干的地方了,终于到达天池,也走了近半小时了。
原本价格是单程25元,来回40元,我和其他几个决定步行下山,我还是给了小姑娘40元,也许是想弥补坎布拉的遗憾,但更多是对小姑娘的同情。
雨丝毫没有停的迹象,没做太多停留,匆匆留了影,便从步行到下山。
如果不是雨天,步行道应该很美的。台阶新修的,很好走,两边的金黄的胡杨叶飘落下来,铺满了整条道路。我们用了不多的时间就到了山下,比依旧骑驴下山的要快很多,而去马上坐到了电瓶车,冲到车上换下了湿透了的裤子,还算好,衣服仅仅就湿了表面,看了虽然大卡,但还蛮实用的。
中午回到循化,吃了当地有名的面片,算是这些天来吃到的最好吃的面食了。我们旁边的包间,有个男人带了3个女人和一帮小孩也在吃饭,国家的政策,允许那里的男人娶几个妻子,只要他自己有能力。
离开循化到了西宁火车站,算是这次的行程结束了,告别了猛男跟司机,寄存了行李,去到莫家街,在马忠师傅解决了晚饭:
酸奶跟羊脖子超好吃,青稞做的酒酿,她们称为醪糟的,很特别,羊肉串比敦煌的量多而且好吃、羊肉饺子也很美味,还有就是马忠师傅隔壁的那家姐妹店(名字忘了),有各式砂锅的,有足够胃的话也要去尝尝的。
莫家街的其他现做的小面食也不错,也要买点尝尝;牦牛牛肉干要买点回去送人哦,我们买的是可可西里牌的,味道不错;椒盐核桃也是莫家街的特色,买了点带回去;也许是高原光照的关系,这里的蔬果都是个大而且色泽饱满,买了几个苹果带在路上吃,甘甜,水分多。一圈下来,时间快到了,赶去火车站取行李,踏上回程。

(丹霞地貌)

(循化)

(循化政府机构)

(雨中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