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扶南王朝时期因为贸易印度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一直到吴哥王朝时期的阇耶跋摩七世开始信奉大乘佛教,印度文化在这里影响整整一个世纪。作为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建筑的吴哥窟,处处散发着咖喱般浓浓的印度气息。这一点,吴哥窟中心外围长达800米浮雕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到吴哥窟时,是下午,潮湿的空气与气息,还有那变换的光与影,仿佛着把这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生动地挖出来,活脱脱呈现在我的面前。纵然年代已久,虽然许多游客的手已经将部分的雕刻摸的闪闪亮。徜徉其中,忘我。
一.搅动乳海
话说,象征正义的修罗和象征着邪恶的阿修罗与众神一起相聚须弥山。就有关生老病死的话题吵的不可开交。于是乎,毗湿奴站出来说,你们不要吵啦,要和谐,我们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吧。一起去搅动乳海,得到永生的药。

(毗湿奴坐镇中间。)
二.天堂和地狱

(一下地狱的兄弟,身被法官踩着,还有一小兵拉着他的双脚。)
三.印度教的神话人物
我们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当佛教在中国大地大放异彩时它的发源地印度却是印度教的天下。其实,佛教中有许多印度教的影子。印度教里的神仙众多,且喜欢变来变去更有的喜欢乱搞男女关系。其实《西游记》中也有许多印度文化的影子:每个神仙都有自己的坐骑并动不动就喜欢跑下凡来欲吃唐僧肉,印度教中也是每个神都有自己的坐骑。印度教的另一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超级马屁精诃努曼也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

(梵天骑着神鹅。)
更多游记请浏览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dingdingzoutian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