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何抓住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这一巨大契机,对接好“六路”大交通形成后即将到来的资金流、信息流等,推动全市规划和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记者近日采访了巴中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袁太政。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袁太政认为,巴城建设首先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突出巴中特色。巴中得天独厚的地理特点就是“四面青山一条江”。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须进一步创新规划理念,充分挖掘红军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以整合打造巴城成为特色独具的红色文化优秀旅游城市。即在城市规划中要突出“生态、人文、品牌”三种意识,把巴城做“美”、做“特”、做“精”。
树立生态意识,把城市做美。切实搞好城市绿化规划编制,努力建设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体系。重点规划好滨河路绿化、干道绿化、小区绿化、广场绿化和王望山、南龛坡的绿化,启动巴河河堤景观规划设计,形成独特的河景、路景、山景。利用生态资源,做好红色、生态、地质旅游规划,打造旅游产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树立人文意识,把城市做特。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巴城有1900多年的历史沉淀,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这些文化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以文化丰富城市内涵,突出特色,改变“千城一面”的格局,体现城市个性。
树立品牌意识,把城市做精。进一步搞好城市风景设计,抓好分区规划及南坝、回风东路、王望山片区等重点地带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实现工业强镇、农业产业化强镇、旅游强镇等,使小城镇成为连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开展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工作,努力在建筑立面造型、色彩、房顶景观设计以及广场、街道、城市雕塑、光彩工程等规划设计上形成巴中独有的城市品牌。
巴城建设的中、远期定位是成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川陕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全省重要的生态农业、生态红色旅游、清洁能源基地和绿色经济示范区,川东北经济区重要的中等城市。袁太政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建设工作,提升巴城品位。
一是加快重点建设。尽快完成城市广场、市第二水厂、黄家沟大桥及连接线的开工建设,尽快启动回风北路、中杨干道0—80米高架及干道、回风大道和回风大桥的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巴城小街子、恩阳古镇等以红军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街区;在北龛小区、新桥湖小区、龙泉小区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具有川北民居风格的精品住宅区;打造特色餐饮街、民俗街、文化街等。
二是拉大城市框架。拉大回风、中坝、南坝、宕梁开发区骨架,扩大建成区规模,进一步打造巴城的中心城市地位。引导通江、南江、平昌加快县城小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构造各具特色的县城中心城市,发挥对县域内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改造城区主干道和出入口,全面整治小街小巷,完善城市道路骨架,提高通行能力;进一步抓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城区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等环卫设施,全面实施雨污分流管网配套改造;坚持建成一片、绿化一片、亮化一片的原则,加大城市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加强城区市场、停车场和配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供水、供气、公交等公用行业服务质量。从而发挥城市的集聚、辐射、人居、服务等功能。
城市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袁太政提出,健全人文、制度管理体系,落实管理责任,抓实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个细节,将是城建执法监察部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主要职责所在。
在加大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按照“摊不出店、货不出柜、车不乱停、人不乱行、门前三包、街道整治”的要求,全面落实小区物业管理制,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推进建设工地封闭化管理,推行垃圾分类袋装;抓好建筑物立面整理和户外广告及店招店牌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将切实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和对土地、房产纠纷及上访老案的处理力度,做到既严又细,管理有序;严格工程施工许可管理,规范审批行为和程序,严把项目论证审查、建设过程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关口,坚决打击无证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违规行为,为城镇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建筑、房地产业是我市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袁太政认为,强劲的产业支撑才是巴城建设发展的最大原动力。要树立“环境招商”理念,用市场手段推进城镇发展,以提升城镇品位促进项目投资开发,以规模开发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以产业发展壮大增强“造血功能”。
在积极培育经济园区方面,要进一步搞好新区开发,重点培育城市产业功能,促进产业聚集,建成一批有特色的工业园区、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为手段,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工艺水平,形成商品、信息、资本聚集的制高点,推动城镇化进程。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依托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围绕支柱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技术先进、配套性强、关联度高的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办事机构的工作协调,建立相关证件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积极配合发改、国土、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搞好协调服务,进一步关心支持建筑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理性执业、合法经营,为建筑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空间和条件。
在做大做强建设产业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推进改革创新,引进、培养人才,增强科技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有一定信誉度、知名度和具有一定技术、资金实力的建筑施工、建筑劳务、工程监理、房地产开发、勘察设计企业进行优化组合,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综合实力的外向型、拓展型企业集团,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以资产、技术为纽带,通过改组、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形式,逐步形成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