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10-01-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普陀山,一个佛家寺院较为集中的海岛。岛上山势峻秀,空气清新,刹寺林立,以“海天佛国”著称,又有“南海普陀”之誉,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自五代开山始,历代兴修寺庙,现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及其他庵院、茅篷近百处。三大寺为我国南方清初寺庙建筑群之典型。导游介绍这个海岛12.5平方公里。著名景百步沙、千步沙、潮音洞、梵音洞、朝阳洞、磐陀石、紫竹林、二龟听法石、南海观音、大乘、不肯去海滩等。

普陀山,山不高,却有灵气,有清泉,有怪石,有茂林修竹,有平坦宁静的港湾沙滩,有海潮激荡之岩穴石罅。普济寺的元代石制佛塔(太子塔)、法雨寺御赐黄琉璃瓦九龙殿,普济寺附近的千年古樟,普慧寺附近二百多年前缅甸一游方僧人栽种的鹅耳栎。凡此种种,宜观赏,宜思索,宜感叹,宜发呆,宜独坐静观,宜流连忘返,宜徘徊不去。

乱世讲武,盛世修庙。然而普陀山和大部分佛教圣地一样更加世俗化,除了140元进山门票,每个寺院还要5元。每年三百万计善男信女还要另外奉上香火钱,广种福田,方丈们富得流油,比丘各个满面红光,每个大殿里都摆着点钞机,呵呵,倒是不遮掩。景区服务挺规范,可就是处处要花钱,价格高于“尘世”,比如,山下方便面10元,农夫山泉5元,山上就不必问了。

此番是二度进山,兴趣全在文化上,而最能引人入胜的当属庙中题词、楹联,那是浓缩的文化。我还不太喜欢太佛教的文字,要入世嘛也要出世,思想价值不可估量。寺中流连,摇头晃脑,笔墨伺候,几下几句——

南海有仙山,仙山尽是菩提树;

西天通佛岛,佛岛皆为明镜台。

——吴恒泰,普济寺

其实哪儿是那么回事儿啊。

南海风光,不少骚人墨客,啸咏经堂,诗心通佛性;

普陀景色,几多绿屿青峰,朝恭宝刹,意境入禅机。

——佚名,大乘庵

据分析观察300万游客礼佛观光、避暑度假、文物考古、海岛考察、书画写生、影视摄制,民俗采风,捕捉商机、还真就没几个通佛性、入禅机的。

到这山来,未谒普门当先净志;

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须早回头。

——佚名,海岸牌坊

这个有意思。

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

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知无觉。

——王禹圣,海岸牌坊

有意境。

(“两度潮”,指中午和半夜的两次海潮,亦称子午潮。)

心关天下苍生,忧乐为怀,便铁马驰疲,也能成佛;

目视手中黄卷,兴亡不管,纵木鱼敲破,何得登仙。

——熊东遨,普陀精舍

谁能做到?想想也行啊

欲知堂奥幽深,更进一步;

要识门庭广大,如在孤峰。

——佚名,大乘庵

凡游仙山,皆当如此。

最妙的是下句:

众生心里佛心藏 改换人间皈马列 共建天堂

此句可评为普陀山最佳名句,最佳思想,最佳宣传语。既入世又出世,是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普陀山化。党员游山,特别是公款游山者,一定要一边游山一边默念此句,实在不能默念,进山前念一句也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