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达西安之流水游记之冬登华山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10-01-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溜达西安之流水游记之冬登华山

七贤青旅

要取道西安回家,便打算逗留几天,寓情山水,调节下心情。这段时间来一直没有好消息,不管是自己还是自己所关心的。心情一直在雨与大雨之间徘徊,我会讲很多很多道理,却总是说不服自己。到西安的前一天看到新闻,Google居然可能会退出中国,雪上加霜。

为了能和队友们在西安有交集,我把日程稍微调整了下,先去华山,住一晚,下山正好和他们碰见,第二天再送他们上机。

说起来,华山是我“行万里路”的起点,那是2005.7的样子,现在我都忘了当时是因为什么缘故想到要一个人独自旅行,但记得的是那次大二暑假近10天的游历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从此喜欢上了在路上的感觉,认识不同的人,见识不同的风景。

我住在国际青年旅舍七贤店,多人间,¥27/晚。本来是订的湘子门,因为日程变化,于是在官网上再挑了这家,之前并没听说过。去过之后才发现还是大有来头的:“在2009年3月份国际总部派发的文件中,西安七贤国际青年旅舍被评为’世界十大最具历史感的青年旅舍’之一”,中国唯一的一家。最早可追溯至1500年前唐朝永昌坊。此外,在近代史上也出场过: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在火车站下车后电话问客服怎么过去,她说找路人问一下“八路军办事处”即可,或者简称“八办”。我沿着城墙根走过去,见路上有老人接孙儿放学回家,便凑过去如此问道,“老人家,麻烦问您下,八路军办事处在哪?”话还没说完,便暗自觉得好笑,我就怕老人迷惑的看着我说一句“楼主您穿越了吧,现在已经是2010年了”。呵呵,当时我背着包,拖着箱子,带着眼镜,彬彬有礼,应该是蛮像70多年前投奔延安的热血愤青吧。在指点下很快找到目标,一看就知道是青旅,熟悉的冷杉小屋蓝色LOGO。与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相邻。斑驳的青砖堆砌出历史的沉重。推门而入,别有洞天。各地青旅的宣传册、照片、留言、装饰。每次到青旅,都有回家的感觉。

七贤店得名的原因貌似是附近有住过七位贤人。内院中右边走廊尽头是一扇古老的门,旁边还有一个告示:“此门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打开此门你会看到一个贤人,他(她)将是你命运的主宰,试一下……”当时我想,没道理啊,有可能是孔子、释迦摩尼、耶稣或者穆罕默德,可在青旅住下的人背景迥异,这位贤人会是谁呢,难道是?。好奇中。吱呀一声打开门,看到了那位贤人,嗯,果不其然。预知是谁,请亲自去见证下。那人的确是你命运的主宰,要多拜一下的。

晚上在超市买了些补给,根据之后的使用状况,买的还是很合理的。包括:运动型饮料(2瓶红牛、1瓶脉动、1瓶加得乐)、果汁(1瓶营养快线)、矿泉水(1瓶)、派(5个)、鸡蛋(5个)、火腿(1个)、牛肉干(1包)、罐头鱼(1盒)、八宝粥(1罐)、巧克力(忘带了,云大MM分了我一块),以上这些一共支撑了5餐。此外,手电在走夜路和晨路时都用上了,还有手套。

云大MM曾问过我一次为什么在青旅隔壁的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的门边上还挂着一个“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的牌子。查过wiki后得知是这样的,1937.8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变陕北红军,以第八路军为番号,一个月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但GCD习惯上还是称呼其为八路军。其实指的是同一个部队。

玉泉观

依旧,游一。西安火车站东侧广场上,平日一天1班,8:00出发,票价¥22。到华山需近2小时。起来的有点迟了,一路狂奔,终于在还有2分钟八点时赶到。工作人员说,现在淡季,每天8:30开,除非之前就坐满了。悲剧。还没开始爬山就已是一身汗了。车边有大妈在买华山地图和登山手套,各¥1。这个一定要买,必备。

因为不坐缆车,所以游一在西山门脚下把我们放下。过玉泉观。本是为散心,不赶时间,所以这次仔细看了下路边的刻字。在院门口居然看见了民国十八年冯玉祥将军题的“你知不知道非机器化不能救国非电气化不能救民”,一下想起蒋廷黻先生的“学习西方,实现现代化以救国”。这种思想在当时应该还是在有志之士中占主流的,可惜快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还要把Google拒之门外,正想着,扭头一看,一个穿道袍的道士从边上飘然而过。

结伴

穿过玉泉观,到达华山山脚的山门,在牌坊下遇见了两个MM,一个是山大的,来自金华;一个是云大的,来自昆明。现在是淡季,路上见到个人都很不容易的。得知日程安排是差不多的,都是夜宿而后观日出,于是决定结伴上山。云大MM长得和阿菜很像,呵呵,看来云大的MM都长得这般清秀美丽,不过阿菜是白族的。

淡季门票是¥50,加保险¥5。忘记带学生证了,失策的。上次来华山,使用的还是胶卷相机,所以很小心的拍着,很怨念。记得当时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个刻有“脱俗”二字的大石,这次补拍了。

根据山脚的指示牌,我们行至顶峰共有8600m。沿路每隔200m会有刻度,逢整会有里程碑。每至一里程碑,我们三人便构思pose合影一张。前段时间下雪过,这段时间气温持续走低,因此居然能在山坡上看见冰棱。山涧之流水冰成一块,如同一面冰墙,晶莹的冰在灰白的山中格外显眼。

大上方·回心石

行至3千多m时,蓦然发现隔壁的悬崖中间镶着几栋房屋,房屋的下方依稀有台阶。看地图,此景点名为“大上方”。汗。走近一看,确实是有台阶,不过是垂直上下的,只在台阶的两边钉有晃晃悠悠的铁链,每级台阶大概只有半个脚掌的长度。这个点上次我没来过,并不是上华山的必经之路,因此只算得上是隐藏情节。既然上次通关过,这次重新来过,当然是想能尽可能多的发觉隐藏情节。不过这里的确太陡,之前没好好热身过,我正在犹豫,扭头发现云大MM已经爬至二楼高了,于是跟上。山大MM一时还没有准备好,便在下面帮我们看着行李,后来她见我们越走越高一时不会下来,便独自去登“小上方”了。

近乎垂直的爬了20m,过了一个洞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是一个小平台,左边有小桥流水人家,右边又是一道天梯垂直着通向山上。应是道士家,一间小屋里供着神仙,另一间有床铺,不过很凌乱,应是许久没有人造访过了。商量了下,继续上行。楼梯两边的铁链每隔近10阶会有根铁柱将其固定,铁柱上刻有时间。之前的上山路上我们通常看到的是2000年前后的,而在这个山头上,我们发现了1990年的。

根据上次的华山经验,在走这种险路时,别往后看,要么埋头只看着自己现在放脚的地方,要么稍微抬头看着自己将要放脚的地方。人生其实也是如此,套用潇潇的一个签名“别回头看,后面什么都没有。”有惊无险,达到半山腰的“瑶池宫”,供奉着王母娘娘。这里本该有道士驻扎的,但可能因为淡季或者是因为天冷,他只是留了张名片在门上。风景不错,特别想到并不是每个来华山的人都有机缘和勇气登到此处。本来上面还有路,但考虑到时间,于是留下一个小遗憾。下山其实更险,不过我们采用的是倒行式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身处高处的恐惧。

走到一处,锁和红丝带突然多了起来,这不知是什么时候起时兴的,以锁祈祷:锁住感情,锁住幸福。在华山的山峰上随处可见。呵呵,要是我上次来留下了个锁,这次再来找到那是多么有感觉的一件事情。希望这些许下心愿的人都能过得幸福。

过了5km,居然还没有到“回心石”,我们原计划在那吃午餐的。倒是在路边见到了一个山寨版的,只有一个橄榄球大小,靠在一棵树边,上面刻着“回心石”三字,同伴戏称这个应该叫回心蛋。实在饿了,找到一个平地开始补充能量。上次来感受到很有特色的一点是每隔近500m一处的歇脚点,可以找店家加水,500ml/1元,但这次没有几家开。山大MM发现了一只长相酷似狗,但动作却像是猫的动物,于是一阵猛拍。

仰头看见华山西峰。华山如削。如同一堵高墙孤独的立着。

从山门处算起,4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回心石,华山开始险了。

千尺幢·华山论剑

千尺幢(多音字,我猜这里读chuang),窄、陡、长。如同把北京的胡同垂直了九十度的样子。我们三人前后相差不到10阶台阶,但一个人已经在另一个人的头上了。真切的感受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史书所载的“易守难攻”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行至一半,看见了5K+400的标注。之后是百尺峡。在台阶旁边的铁柱上居然偶然看见了民国二十年的标注。在华山上,随处可见游人留名或留句,注明时间的,以民国时期居多。

到北峰。华山最低峰。稍作休息后,过“擦耳崖”继续上山。其实我觉得华山上大多数地方都能叫“擦耳崖”。找到了上次来忘记了记下的一副对联,刻在路边:“天上本无稼穑事莫怪闲卧,世间还多不平山岂能歇鞭”。在一个平台上见“华山论剑”的刻石。这个是上次金庸先生过来时留下的。旺季时和这个石碑合影貌似是要收费的。正巧边上找到了跟铁棍,于是比划着留影一张。想起众多人物,以及网上的一个段子:

江南七怪+马玉+洪七公+一灯大师+周伯通(教一个弱智儿童)=郭靖大侠

天下第一王重阳(教七个天资不错的小孩)=全真七子

全真七子<郭靖大侠

这就是王重阳盲目扩招的严重后果。

哈哈。

苍龙岭·五云峰饭店

我们走在山脊上向苍龙岭进发。太阳西下,将我们的影子投在山崖边的松树上,很是有趣,于是我们三在树上合影一张。过“日月岩”,长相很有个性的一块巨石。巨石边一人正在从水窖里提水,见我们路过,问要住宿么,30/床铺·晚。原来是一家酒店,估计是把石头凿空了。计划赶上西峰看日落,于是婉拒。

路上看到两个刻石,一书“万方多难此登临”,刻于民国三十二年春;一书“正义战胜”,刻于民国卅四年八月十八日。相隔不远,却是两个意义迥异的时段。华山就这么见证着历史。

云大MM有点吃不消了,可能是因为登“大上方”消耗了较多的体力,因此这段路一直走得很吃力。看着她瘦弱的身体背着硕大的登山包,两步一个台阶,一点一点慢慢的向上挪着,让人甚为感慨。她断然拒绝了帮她背包的提议,说没有问题的。实在不忍心,但想到不能剥夺人家自己背包登顶华山的成就感,于是只是在一边喊着加油。回头若是看见她倚在柱子上休息的时间稍微久了点,便喊道“还能坚持吗?”,一会后,总是能听到远远的传来一句柔柔的“可以”,声音很轻,却透着坚韧。稍等片刻后,她总能慢慢的跟上。不知怎的,当时想到的是这样一个传言:“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意志的力量,有时是超乎想象的。此次华山行收获不少,领悟到此点便是之一,那句“可以”应该会记得很久。要说她俩也都是挺不容易,女孩子家,有胆量能孤身一人千里出游。赞下。

日落时,我们在苍龙岭上。七彩晚霞万里留痕。远远望去,好似天与地的分界线。不过后来得知,当时正是日环食,错过了一刚。看见华山之西的天空上云分了好几层,最下一层灰蒙蒙的,空气污染甚是严重。呵呵,这也是老罗说的“滚滚红尘”了。

天色渐晚,投宿五云峰饭店。店小二开价100元/床位·晚。因为上次在镇岳宫住过30元/床位·晚的,还是在旺季。于是砍价,对于砍价这种对心理学、辩论术、博弈论的知识积累要求极高的技术活我是一直不擅长,10min过去了,我砍价不成,倒是说的让店小二有砍我的冲动了。于是决定留下她俩在大堂休息,我自己上山去找另一家做个对比。毕竟都是学生,能省就省点。天已全黑,用手电。上山路上,见有人下山,原来是之前山脚下碰见过的。他们4人刚从西峰观日落后下来,说西峰宾馆是130元/床位·晚,更黑。两相比较,于是我再打道回府。他们几人也是在路上相互认识的,这便是旅途的魅力之一。这时收到山大MM的消息说砍价成功,200/三人间·晚。于是住下。没有暖气,找店小二要了个小太阳,没有热水,找店小二烧了点,云大MM凑合着泡了碗方便面,剩下的水给洗脚了。面对匮乏的资源,我们三人都体现出了共享和礼让的精神,体现出了新世纪大学生的风貌。-.-也许是因为累了,也许是因为登山抛下了闲愁,也许是因为很安静,那一晚睡的很美。本想邀隔壁屋的人一起早起看日出的,但他们说已看过日落,加之听说看到日出的概率越是20%,此外天气又这么冷,就不去了。

登东峰·观日出

5:30起床,收拾完毕,6:10出发。

一扭头,居然看见了一个大勺子明明白白的挂在空中,大熊星座。山大MM立马支起三脚架。我尝试拍了下,不果。没事,反正这一幕会久久的刻在我的脑海中的,这是印象最深的一次看北斗七星,即使如果不是第一次的话。没有大气污染和光污染,山上繁星满天。如同古人看到的夜空。想起郑渊洁的那篇文章:“人类的文明史开始于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时。”

到东峰引凤亭是7:00。已有朝霞。其实我对能看见日出并不抱太多的希望,而且也并不觉得稀奇,不就是太阳升起么,把落日的过程逆一下不就可以了。遥见偏南方的观日峰似乎位置更好,于是沿着悬崖上的铁链挪过去。观日峰上只有几位游客,有的已经等了1个多小时了,似乎都对能看见日出不抱希望。

云大MM累了,问可以坐着等不。让她握住铁链,我们坐在悬崖的边上等日出。已近7:45了。因为她是下午的飞机,待会日程很满,所以也不能等太久,说好10min后还没出来的话我们就撤。正说着,天边一道金光闪过,我似乎感觉到了第一缕太阳光直射入我的眼睛,条件反射的跳起来,喊道“太阳”。亮点越来越大,快门的速度都没赶上它升起的速度。初升的太阳是暖暖的,温柔的。亲眼看到太阳从山头爬起,到露出整个圆圆的形象,不是特技效果,我看到了它的变化,可谓“喷薄而出”,整个过程不到1min。从没这么久直视过这颗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我和周围的人一起在欢呼感叹。其中美妙的感觉真的是让任何语言都为之逊色。当那第一道阳光打在我身上时,当我见识从漫漫长夜到阳光普照的整个过程时,对着朝阳许下心愿。我确信我会把这一幕记得一辈子。

至于有多壮丽,很难用语言形容。想到了最喜欢的一首诗,这首诗也是我践行“行万里路”的动力之一,读起来痛快无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这种快感,那些不喜旅行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仅仅文字,或者照片,或者视频又如何可能把一个人的感受如实转移到另一个身上。自己不经历,就永远不能理解的。

再等一下,再多坚持一些,也许事情就会变好,不要太悲观,太阳每天都会升起。

不虚此行。

鹞子翻身·长空栈道

鹞子翻身,可惜因为有冰而关闭了,不能去看下棋亭的棋局了。下次吧。

转而去南峰,路上碰见昨晚遇见的4人,于是同去长空栈道。

阳光照在南峰的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灰色、白色、绿色相映成趣。

幸而长空栈道还是开放的。某人恐高便留下来看行李。本来想依旧不带任何安全设备的,玩的就是心跳,但管理人员说不带安全带不让过去。问是何时开始实行的,说是2005.9。回头想下,我上次来大约是2005.7。哈哈,踩上了尾巴。装备好后,我们5人鱼贯而入,¥30/人。因为我来过,所以打头阵。

长空栈道被称为是华山第一险,当之无愧。既有能工巧匠的心血,又有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绝壁上硬生生凿出通道,其实最惊险处是在起始时,本已极窄的山路在一个转弯后突然消失了,左顾右盼后赫然发现路在脚下,这个是真的在脚下。垂直而下,两根铁棍插在两块巨石中是为一阶。低头一看,下面便是万丈深渊,山风就在身后一阵阵吹过。虽说已来过一次,但当时是无知者无畏,硬着头皮就过去了,这次虽然带了安全带,然一见这阵势,还是有点发怵。咬咬牙,下了,工作人员说安全带可以承重4t。呵呵,回忆起上次来的时候,恨不得把手焊在铁链上。这个绝对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其实熬过了最初的几步路,后面的就慢慢的习惯了。垂直下降约10m后开始平移,先是踩着在石壁上凿出的着脚点上,然后便到了木板。上次还有工作人员在这里摆着牌子拍照,现在可能是淡季,也没见人。快走到尽头时,我们停下来休息。山大MM很好,她正排在我的后面,于是一路帮我拍照,这可是个高风险的活。

其实旅行我一直是喜欢独行独往,也很享受一个人感受风景。因为如果和不合口味的人,或人们在一起,会觉得景色都会逊色很多。不过组团也有组团的好,如果是对味的人凑在一起,会觉得快乐会加倍,比如这次。我们几人此前素不相识,此后估计也不会在现实生活中有交集,只是刚好在同一个时间在同一个地点碰到了,大家相互扶持一起见识壮丽河山。来自上海的小杨兄干脆将安全带扣在铁链上,坐在了木板上。于是我们纷纷跟进。休息时间,有人自拍,有人短信,有人沉思,有人呼喊,有人发呆。云大MM可能有些小紧张,一直紧贴着崖壁,恨不得融进去。

此处音响效果奇佳,小杨兄大声喊道:“我要加工资……”--|||整个山谷都回荡着“加工资……加工资……加工资……”突然想起《河东狮吼》中的一个桥段,于是冲着群山喊道“对面山上的朋友们,你们好吗……”“好……好……好……”又想起山呼的典故,于是喊道“万岁”,果然,从山谷中传来“万岁……万岁……”的回音。

春正月,行幸缑氏。(汉武帝)诏曰: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获驳鹿见夏后启母石。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其令祠官加增大室祠,禁勿伐其草木。以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崇高,独给祠,复亡所兴。

——《汉书·汉武纪》

听到山谷“万岁”回音的那一刻,便是帝王级的享受了。一笑。似乎自古以来,强迫别人称呼自己万岁的人都速朽了。

当是时,视野范围内,唯有风景:巨峰、远山、树木、悬崖、阳光,仿佛整个华山,整个世界现在就只剩下我们几个。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暖暖的。我们在这华山绝险处享受着这冬日早晨特有的风景。一时间感慨良多。作为一个没文化又要装有文化的人而言,这时能做的唯有引用别人的文字了,当时想到的是苏子的句子: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赞心态。苏轼是很了不起的文人。

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华山绝壁上晒着太阳,想着过去想着未来。天地之间,一切变得简单了。这种感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以前每次看到这八个字就想猛揍作者,但真的是如此,言不及义,不是我不想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坐着小憩一会后,山大MM勇敢的尝螃蟹:她干脆躺下了,在这只有30cm的栈道上。我觉得有甚至有可能她是第一个躺在长空栈道上晒太阳的人。后来我回忆起这段,觉得应该俯卧撑纪念一下的。杨兄琢磨着要是能来个引体向上可能会更刺激。

长空栈道的尽头处是一个平台。我上次来时见到“思过崖”的牌子,但这次没见了,可能是被令狐少侠一掌拍到山底了。倒是看到一处石头水缸,上书“神仙洗手水”。很兴奋的跑过去准备感受下,结果发现天冷,水缸的水全部冻住了。在冰面上来回摸了摸,好歹算是洗了手了。好在现在的科技,使得相机有了延时自拍的功能,我们将安全带上的挂钩相互锁住合影一张。

因为云大MM和杨兄都是下午的飞机,算了下时间于是便回撤了,打趣道要是飞机能路过华山时停一下就好了。回去便容易了许多,轻车熟路。当踏上结实的石头地时,心也踏实了很多。回过头来想一下,其实主要是开头那一段吓人得厉害,只要熬过了那段,心态恢复正常了,后面的路就好走很多。也许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想起一个段子:

学生:老师,英语好学吗?

老师:第一册比较难学,但好好学了之后,第二册就比较容易了。

学生:那好,我们从容易的开始,先学第二册吧。

老师:……

五年前过完长空栈道后就对自己说,从此天下再无险境。至少五年后,我还是这么认为。

留下联系方式后,我们兵分两路:云大MM与杨兄等人先行下山回城赶飞机;我于山大MM前去南峰。在路口,双手抱拳喝到:“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各位就此别过,我们后会有期。”哈哈,很有江湖的感觉。萍水相逢,同舟共济,擦身而过。

南峰

南峰,华山最高峰,回头遥望,东峰已在脚下。沿路都有未消融的积雪,更显得雪中松柏的翠绿。

登顶南峰,海拔2154.9m。一到峰顶,顿时被雷住了,轰天雷,外焦里嫩的那种。峰顶赫然立着一根巨大的男性生殖器,上书四个金色小字:“华夏之根”。太恶俗了,太恶俗了。倒不是我思想保守,只是这个实在不协调。大哥,出来混是要点本钱的,这根柱子制作忒粗糙了吧,柱体还带分岔的,怎么看怎么山寨,丑不是你的错,但还做这么大,还立在华山之巅,那就是你的不对了。这个应该也是近几年才立上去的。妖孽啊。

南峰顶有高程碑,陕西省测绘局施测。看到“测绘”二字便觉亲切,便与碑合影一张。已是饭点,便拿出干粮在华山最高处吃午餐。山大MM录像一段留念。最高峰的景色很好,果然是高度决定视野。放眼四周,群山尽在脚下的感觉很好。如果说登泰山可小天下,登华山至少可以小关中。因为计划从智取华山道徒步下山,而山大MM计划去西峰和北峰后索道下山,于是在路口告别。

智取华山道

下山。一路无言。唯有在路边偶尔看到一块石刻,署名是江西某某,涟漪了下。智取华山道就在索道的下方,当然根据前后关系其实应该说索道就修在智取华山道的上方。从北峰脚的指示牌处开始往下爬,第一段便是很险,又是近90度,每阶台阶半脚长。下到第二个平台时,居然发现前面的路被一根铁丝拦住,铁丝下挂着个指示牌:“禁止通行”。悲剧了。接下来的日程全部打乱了:这次没去西峰,但要现在再从苍龙岭上去,时间来不及,要是直接索道下去,又太早。回城的游1是5:00。倒是有另外一条通道通向索道入口,正好见一工作人员出来,问智取华山道可以通行么,没想到他居然回答道:“你要走就走呗,路上有冰。”当时我就无语了。

犹豫了一会,决定徒步,毕竟这次来华山都还没有独自冒险过。平时一直是个乖孩子,令行禁止,连午夜红灯都不闯的。但要玩就玩大的。从指示牌底下钻过,开始一段冒险之旅。小盆友们看到这段请无视,不要模仿,虽然我现在平安的回来了,但这种违反规则的行为还是不值得提倡的。

一路上,抬头就可以看见缆车。我对缆车并没太大好感,一是因为它剥夺了登山的快乐,一是多少有点恐惧,被挂在半空中终究不是太好的感觉,特别是对于希望一切情况都在自己掌握中的我而言。

倍加小心。工作人员说“路上有冰”,是带有恐吓意味的。智取华山道比上山路险得多,隔很远才有一个休息平台。极常见的一个场景是,走着走着远远一看发现路没了,走近一看,90度下去了。路上有冰更是可怕,尤其是并不是每一段路都有铁链可以握。我很担心走到中途发现前面实在无法通行只能打道回府,这个就悲剧大了。

路上最险的一段是山坡上的冰块滑下,堆积在2m来宽的山路上,将其完全堵住。我不得不从冰上过去,路的一边是陡坡,另一边是小悬崖,且都没有护栏。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了。既然上面立着牌子,这条路估计不会再有游人走了,估计等我再被发现就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而且,我甚至可以会有一则小新闻出现在报纸警钟长鸣那一栏。深呼吸后小心翼翼的手脚并用,每一步都异常小心,这次是真的爬山了,不只用上了双脚、双手,连双膝都用上了,可惜没有王道,还好没有王道。因为身体扭曲了下,口袋中的脉动落出来,翻滚而下,摔在10多m开外处。一阵后怕,若不小心,摔下去的就不止是瓶子了。在此还得忏悔下,我不是故意乱扔的。此后,还有几段路是完全被冰封了,都是采用下蹲式压低重心手脚并用,回想一下,这里我似乎不知觉的运用了仿生学的知识,模仿的是鸭子。顺便问一下,你知道为什么鸭子的腿那么短么,……思考……思考……思考……,哈哈,那是因为如果它不会弯腿,这样如果腿长的话,下蛋时蛋就会被摔破。一滴汗。

下山了约50min,突然前面路口冒出了个人头,吓我一大跳。本来一路上我是默认为没有人的,除了我。我觉得不会再有人发神经在这个天气状况下涉险的。定睛一看,还是洋人,两个。那人一看我的校名服,乐了,说咱俩一个学校的。哈哈,又见校友了,还是在千里之遥。其实我不大喜欢穿校名服招摇的,太过高调不是我的风格。只是这半年来根本没机会也没心情买新衣服,只能勉为其难的挑这件出门了。他说他们也走了约50min,这样相当于我们是在路的中点碰头了。很巧合,很高兴,而且我也心安了好多,至少说明半路折返的悲剧不会上演了。而且他们说他们走过的那段路very clean.于是我欢乐的继续下行。

路上极为壮观的景象莫过于结冰的流水。而在一个路口转弯后,我偶然一抬头,立刻被眼前景色震惊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古人把该说的都说了,我们只用zz就好了。这道银河,是被冻住的。从山顶到山脚,整条瀑布都被冻住了。这种壮美,无与伦比,仿佛是<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华山版。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流水是怎么冻住的。下有潭,自然也是结冰了。冰天雪地之谓。走过后,扭头看,冰瀑布犹如一道丝带飘在悬崖间。一时灵感来袭,想起包里最后剩下的一瓶营养快线。于是利用视觉错觉拍了一幅广告图。

出山口果然立着一块牌子,上书:“道路封闭,禁止通行”。哈哈,这次有惊无险的犯规了一次。独自一人享受空谷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感觉很是难忘。抬头45度仰望华山顶,想着自己一个人徒步上下,很有成就感。累倒不是太累,看来过去三个月每天晚上一小时的跳绳或跳操还是很有作用的;吓倒是吓到了一下,看来我还的加强心理素质的建设。在山脚脚踏实地,如释重负。

下山

坐出山大巴到东山门转游1,¥10。短信山大MM没有回复,估计还在山上。想到自己徒步下来还走在前面,继续小骄傲一下。游1五点开,四点多时等到了山大MM。一并回西安。这时小三、小六、彭已到了。约好在回坊碰头。

第二次登华山,收获依旧很多。走了不是一般人走的路,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风景。很好。在华山之巅,太阳初升之时许下心愿。愿一切安好。

草于西安湘子门国际青年旅舍·西安咸阳机场·武汉十里铺

提交于北京炮局工厂国际青年旅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