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6:37.8:37.6,以“恩施玉露”为主的“三张名片”愈来愈响,各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7.8%。1月21日,参加恩施市第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从该市市长秦斌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工作报告中,找到了恩施市2009年许多让人激动的兴奋点。
在金融危机的不利因素下,恩施市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这得益于该市四年来始终坚持本届政府最初确立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四三二”工作重心,围绕一个目标干到底的好做法。恩施市委书记谭文骄说,恩施市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州、全省水平,说明了恩施市的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
去年,恩施市实现财政总收入7.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1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75元,分别增长11.80%、8.9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65亿元,增长23.8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3亿元,增长17.70%。完成外贸出口1928万美元,增长175.80%。
2010年是本届政府的第四个年头,也是当初确立的当好全州龙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如何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恩施市将在延续原思路与工作重心的前提下,继续推挤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突破性发展旅游业。
在拓展工业园区上,恩施市今年将做好3000亩土地收储整理工作,启动占地1平方公里、年产值过50亿元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建设;突出抓好中百仓储农产品深加工、腾龙水泥余热发电等25个项目的技改工作;抓好仙女湖、宝山等水电站投产发电;同时围绕特色优势资源,推出一批项目。
在积极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上,恩施市将全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达到10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0家。同时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创建等工作。加大硒资源开发力度,打好“富硒牌”,围绕富硒绿色食品、水电能源、烟草、机械制造、矿产建材、医药化工等六大基础产业,强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
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该市将围绕“保烟增茶强蔬菜、抓林促药壮畜牧”的发展思路,启动“亩平收入4000元”工程,推动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形成“一乡一品”和“一村一品”的格局。依托恩施玉露、九洲思乐、大山鼎蔬菜等品牌,支持九洲牧业、润邦茶业、圣峰药业、宏业魔芋、高岭惠农、巨鑫现代农业、恩施新美、华硒生态、东恩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推进食品QS认证和绿色、有机、无公害“三品”认证工作,做大做强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突破性发展旅游业,恩施市将围绕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抢抓“两路”建成通车机遇,全力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努力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