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台湾
旅行对于我或是一种挑战,一种释放,一种生活中的必需。我喜欢游荡,喜欢漂泊,喜欢腐败也喜欢自虐。隔段时间不出门走走看看,就倦烦得难受。去哪玩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换个生活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过程重于结果。
这次的目的地选择台湾就是要找一种体验,去体验儿时书本中常常提及的山水之美,去体验同为中国人却在两种不同体制下生活的差异点,去体验它都市的繁华与乡间的巴适。我要去体验印象中的台湾和现实中的它有何区别,从而在心中重新塑成我对台湾的印象。
从坐上飞机的那刻起来自台湾的气息已经很浓了,有一队刚从大陆旅游回来的台湾游客和我们同一架飞机,但几乎听不见他们有任何动静,大陆的游客则不同,大声喧哗着,互换着座位,一静一闹形成着强烈的反差。其实坐哪里有什么所谓,不挨着又能怎样。
刚下飞机就遇到了好玩的事,在我们等着拿行李的时候,机场海关的人员牵着一条狗来回的溜达, 后来它在一件行李箱前趴住了,说什么也不起来。海关人员客气的要求开箱检查,原来是他带的行李中有个面包,恰巧面包上面又有两片培根。(按照国际惯例水果、和肉类加工食品是不可以入关的)大家都夸这个狗鼻子好灵,一个五岁的孩子突然紧张的跟他妈妈说,还好刚才他没吃火腿,要不狗狗非让他吐出来可咋办,说得我们都笑了起来。海关的人员说,他的狗很灵的,曾经有个旅客刚吃过水果,它就一直不停的嗅,说什么也不走。
桃园机场很大,又是拿行李又是换汇的好一通忙活,左拐右转的搞得人头晕。导游是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大哥,客气且彬彬有礼,和我们每个人打着招呼,和司机热情地帮我们码放着行李入车,并每人赠送了一本台湾地图,太人性化了。司机是当地的原著民卑南族,他自豪的说和张惠妹一族,幽默乐观搞笑。台湾的旅游车都是双层的,下层放行李上层坐人,而且是大大的航空座椅,很舒服。
车一边开我一边往外看,大致就像我们的农村,低矮的房子,乡间公路,偶尔一两辆汽车和摩托车。我心想这大概就是城郊结合部吧,没有高楼大厦更没有霓虹闪烁。当车停在我们要住的度假村,我是大大的放心了,不再担心住在荒郊野外的小破酒店了。出门前一直想去北京泡温泉,忙来忙去的未能成行,没想到在这里补上了这样的感觉。我个人不太喜欢很多人在露天的大池子里混泡,而更喜欢在房间的阳台,面对窗外风景边欣赏边泡汤,而这样的房间无疑大大的满足了我的小资,好想再有一杯小酒慢慢品。躺在池子里,我感叹着时空的交叠,既熟悉又陌生。泡到一半突然警声大鸣,广播里重复的说着四楼发生火警,所有人员要从安全出口疏散撤离。我住的是五楼,算算要是火势严重会很快殃及的,走道里已隐约可以听到嘈杂的脚步声,我赶紧的穿衣服,好一通忙活。当时的想法是,一定要跑出去呀,虽然我一直不在乎生死,可死也不能死在这呀。还好,虚惊一场,不过是四楼有人在房间里吸烟引起了报警,好么,没想到台湾这玩意还挺灵,一定不是假冒伪劣产品。这么一折腾我是没了再泡的兴致了,索性早早休息,明天还有更精彩的行程了。
新的一天开始了,呼吸着度假村中清新的空气,正式的旅行启程了。第一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也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有人曾拿它和北京故宫博物馆做比较,于是有了这样的说法,北京最漂亮的是房子,而台北的除了房子其余都很漂亮。也有人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有近60多万件珍藏,真可谓文化艺术的宝库。徜徉此中,繁花耀眼,就像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那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毛公鼎,上面的铭文多达497个,见证着曾经的过往。那雕刻精细,足以乱真的肉形石,实乃世上少有的红烧肉精品,就连肉的纹理都如同真的。还有那仿佛一掐就能出水的翠玉白菜,料好工更妙。。。太多的精品让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的感觉原来如此,在这里只会感叹时间过得太快,真想逐件细细端详。它就像一本让人永远想读又读不完的书,记载着太多的历史与文化,这样的艺术经典只会让人一唱三叹,流连忘返。匆匆的走马观花一番以后,带着不舍与留恋开始奔赴基隆,去野柳地质公园游玩。
我个人虽然不会游泳但比较喜欢海滨,喜欢呼吸海的味道,喜欢站在海面前的无忧,但像野柳这样的海岸景观还是第一次看到。它是一处突出海面的岬角,受海浪海风的常年侵蚀,岩石风化后形成了状如蜂窝、蘑菇、蜡烛等千奇百怪的奇特景观,尤以一块酷似英女王头像的蕈状岩著名,她脖子细长,貌似向远方眺望,但不知她用这样的姿式有多久了,这种姿态是那样的高雅、端庄,隐约中清晰可见皇家的贵族风范。我赶紧的连按镜头,把她永远的留在我的画面中,真怕有天她被风沙吹断细细的颈部而消失不见,不过,那也是没有办法,大自然自会有它鬼斧神工之神奇,也会有它无情的一面,一旦失去将永远不在。万事万物都不可能不朽,这就是规律,我们能做的怕只有在拥有的时候用心珍藏,并好好珍惜。
从野柳出来就是这次台湾行的重中之重了,要走最漂亮的也是最难走,最著名的苏花公路去花莲。车行上苏花公路时,这条筑在断崖间的道路路面不宽、蜿蜒曲折、临崖逼岸,弯弯曲曲,相当险峻。远处太平洋海天一色,崖壁下方则是惊涛骇浪、彩色层次分明的太平洋海水。偶尔还钻进隧道,让我突地感觉是穿梭在时空的变换之中。这样的一段路时常会让我迷失,恍若在海南,又像是在普陀,还像在北戴河,却原来哪都不是,它远在海的另一边,一切熟悉又陌生,山光海色左拐右转的,弄得我这不晕车的人都有点不舒服了。晚上又看了一场极没意思的阿美文化秀表演,累到挨上床就立马睡着了。
来台湾之前就听有人说太鲁阁很美也很险,前些日子还有人被落石砸到致死。亲眼一见美是谈不到,见过了太多风景的我早已审美疲劳,我要的不过是换个地点,改变一下生活的方式,所以,我根本不在乎景点的美丽度。这里以高山和峡谷为主要地形特色,险峻的断崖峭壁,深遂幽静的深谷,都是历经立雾溪千万年的下切侵蚀作用,及地壳不断隆起上升所造就出来的。在苏花公路与横贯公路的交会点,一座大牌坊耸立公路处,上书“东西横贯公路”六个大字,这是台湾东西横贯公路的起点。是贯穿中央山脉连接台湾东西部的交通要道,它就像一条巨龙穿过一个又一个山洞,沿途高山峽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真的好似到了另一個奇妙的仙境,令人大开眼界。据说,这是当年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官兵钎凿锤敲,手挖肩扛,硬是在峡谷的悬崖绝壁上,在坚硬的大理石岩石上开凿出的一条通道。沿路大多为大断崖,崖上草木不生,崖下溪谷激流。当年决定修筑这条路时,原来计划三年完工,结果用了五年多时间,牺牲十分之一官兵性命才得以开通。这是台湾公路史上的一个壮举!当汽车穿过东西横贯公路的华丽牌坊,就出没在岩石隧洞之中,在太鲁阁峡谷的悬崖绝壁上穿行,一边绝壁万仞,一边悬崖没顶,险峻如何,可以想见;风光如何,可以想象。
燕子口是中横公路约500公尺的大理石峡谷峭壁上无数的小岩洞,这些是自然风化而形成的,远看像蜂窝;近看,一不小心就会从洞里掉下万丈深渊。就是这些小岩洞,久而久之,山谷间的燕群在其间筑巢而居,形成“百燕鸣谷”的奇景,也因此而有“燕子口”之名。 如今燕群已被车声、人迹惊走,只留下一个个空空的巢穴,但此地峻峭的奇岩、冰凉的山风,还是令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往前就是“九曲洞”,让人惊骇感叹筑路官兵凿洞的艰难。九曲洞并不是只有九个弯,而是有数不尽的回廊,处处山洞,步步断崖。向前遥望,只见隧道连绵相接,路面曲折回转,公路嵌在巨岩峭壁之中,弯延迂回;谷底时时涛声不断。有的路段在隧道壁开“窗”,是为解决隧道的采光和通风问题,然而也为今人留下了洞内的奇观。所有这些都是当年开凿公路的人们一斧一锤凿出来的。
说到险呢确实有点,我眼见警戒线外的大块落石,若被砸到,重力加速度的不死才怪。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安全帽开始进入这个大理石岩的峡谷,远远看去就像一群民工去上工干活,有点搞笑。
从太鲁阁出来我的最大感受不是美景而是人,是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和团结奋斗的精神,即使这样的地理地貌都能用最原始的方法开凿出道路,可见人之伟大。无论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都可以发挥到极致,这样的一个民族这样的人民值得我们今天的后人深省。
接下来去参观台湾玉石加工厂,我出门一向对购物不感兴趣,所以只是简单的转了一圈,恰好有一位老先生上前与我搭讪,他是一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国民党员,这引起了我的聊性,与他侃侃而谈起来,于是这也是我第一次与台湾人亲密接触,了解了一下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大多数的台湾人还是希望两岸关系正常化,可以通邮通航相互往来,他们也害怕打仗,对目前台湾的军队装备很是没有信心。但是,他们也不愿意改变现有的体制,毕竟已经适应了。以他的话讲,我们承认与大陆同出一家,也愿意尊称大陆同胞为大哥,可是现在就随了大陆的姓,彻底被大陆接管也是不现实的,毕竟分家已久,各自的生活习惯有了太多的不同。我理解他的想法,台湾毕竟不同于港澳,不可能按对港澳的方式统治,但具体到要如何才能达到双赢,恐怕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台湾过度的民主,也造成了今天政治上的混乱,有愿意统一的就有愿意独立的。
一路顺东向南天气也越来越热,接近了夏季,换上了夏装,在充满热带氛围的度假村看着别人泡着室外温泉,听着菲律宾乐队的演出,喝着啤酒,又度过了惬意的一天。
第四天我已经到达了台湾的最南端垦丁公园,这里的气候基本上和三亚差不多。垦丁国家公园三面环海,东面太平洋,西邻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有趣的是,半岛最南端的岬角──“鹅銮鼻”,恰好与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分界处的“猫鼻头”遥遥相对,就象白鹅与花猫正在互述友情一样。在“鹅銮鼻”上屹立着18米高的灯塔,如果站在灯塔之上,就可以看到台湾岛南端起伏的低矮丘陵和平坦的台地,饱览天海一角与珊瑚礁林的秀丽景色。当地还有一种特殊的螃蟹,每到繁殖的季节它们都会排成队大规模的跨越临海公路到山脚下的丛林里产卵,这种螃蟹即使在当地的数量也不多,绝对的禁止捕食,而每到它迁徙的时候所有过往车辆一定要停下等待,即使造成交通堵塞也不例外,如果不小心压着了被人举报,可是要交巨额罚款的,可见台湾对这类物种的保护程度。
出了垦丁要去高雄的西子湾看高雄八景之一的西子夕照。西子湾位于高雄市西侧,它原本是一处以海水浴场、碧海、夕阳及天然礁石闻名,后经开发,规划为完整的西子湾风景区。1980年,更在此地建立了一所海滨大学-中山大学,使西子湾更添加了几许的文化气息。依山临海的优势,造就了西子湾的浪漫情杯,每到黄昏,海潮覆岸,波光翱翔,渔船灯火点点,夕阳余晖轻洒,红楼书香映照。
今天可是除夕夜了,而在高雄是一点年味也感觉不到,我准备去爱河边坐坐,我喜欢这个浪漫的名字,其实它是阴错阳差才被命名的。爱河原名“打狗川”,后因运输原木又被称为“高雄运河”。1949年,中正桥附近一个游船所取名为“爱河游船所”,正巧一名台北记者来此报道一起殉情事件,误以为“爱河”便是河名,写了一篇《爱河殉情》。这个美丽的误会,从此让高雄有了世界上唯一一条叫作“爱”的河流。顺着爱河走走,有时会误以为是家乡的海河,同是不宽的河道,同是一些亲岸河堤,同是休闲茶座。可就是感到陌生,因为这里不曾有同样的人相陪,于我正所谓无人同沐,爱河无爱。
晚上去逛了著名的六合夜市,小吃遍布,琅满目的各式特色小食,令人花多眼乱,要想通尝非撑死不成,拣几个重要的有特色写写吧,蚵仔煎、大饼包小饼、青蛙下蛋,木瓜牛奶。最具江湖地位的台湾小食,非棺材板莫属。所谓棺材板,即是将厚面包中间挖空,填入鸡肉、虾仁、马铃薯及牛奶等配料,再于厚面包面上沾上酱料,然后逐块逐块的切来吃。由于材料丰富,一片棺材板便足以饱腹,滋味毕生难忘!但要谨记,棺材板要趁热吃才够滋味!蚵仔煎是用鸡蛋、蕃薯粉、蚵仔一起煎成饼状,配上蔬菜,淋上以味噌、西红柿酱、辣椒、酱油等熬成的酱汁,味道吗是甜中带咸,咸中带辣,滋味称得上丰富,回味无穷。那个木瓜奶茶也要写写的,是用新鲜的木瓜鲜榨加上浓郁的牛奶而成,超级好喝。塞了一肚子乱七八糟的美食后就算是度过了今年的春节,不过相比去年尼泊尔的孤独、破旧,感觉可是好了很多。于是当下决定以后的春节一定要到热闹的地方过,说是不在乎其实心里很在乎,不在乎也不会跑这么远。
台湾的东部已经走过,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路顺西往北行驶了。去看台南的《赤莰楼》《安平古堡》《延平郡王祠》。
赤崁楼,原为荷兰人所建。其文物与建筑历经荷兰、明郑及满清时代,初建于公元1650年,其建材据说皆由荷兰人自海外运来,称为普罗民遮城,系荷兰人在汉人起义抗荷的郭怀一事件后所兴建的。在郑成功攻占台湾以后,曾经改普罗民遮城为『东都承天府』,并以赤崁楼做为全岛最高的行政机构,隔台江与今安平古堡相对,十分具有历史与文化的价值。 waQ朋友别哭
安平古堡为日据时代所建,安平古堡是台湾光复后的命名,现今参观的部分大致可分为古迹纪念馆、瞭望台、古壁史迹公园等部分;古迹纪念馆就是日据时期的海关宿舍,内容包含荷郑时期的政治史迹、热兰遮城的模型,以及由奇美博物馆筹划的荷郑时期文物展示等;附近设有史迹公园及陈列馆。并建有新式瞭望台,视野及佳,海岸景观尽入眼底。
延平郡王祠俗称郑成功庙或开山圣王庙,是台湾唯一的福州式庙宇建筑。格局分为照壁、供奉郑成功的正殿、崇祀太妃与宁静王的后殿,以及东西庑。厚重的琉璃绿瓦,衬着低矮的红色墙身,配合祠外延平公园的池榭垂柳,令人引发思古之幽情。
赤崁楼的街对面也是一个热闹的市场,里面各类小吃和高雄差不多,台湾真是小吃遍地,我排了好半天的队买了一杯冬瓜饮,这家店在当地可是相当有名,各种口味的冬瓜饮料,很好喝。晚上住的酒店我有必要写写的,这一家外表看上去不大,只有两层楼高,但它做得堪称精致。院子里修剪得整齐的花花草草竞相开放,假山营造的小景充满情趣,楼体外檐为淡黄色,挂着红灯笼,大大地落地窗,黑色镂空雕花窗帘,高雅时尚。酒店大堂的装修精致温馨,橙黄色的灯光,低矮的黑花沙发,一幅艺术氛围浓郁的油画,外加一盆兰花盛开,仿若是家或又不是。房间里纯白的床单干净简洁,床上又特别放了一个蓝色的心型抱枕,质地柔软颜色绚烂。我欣赏着它的贴心,卫生间里用品也不落俗的充满着设计感,洗发水的包装是手绘的长飘飘的头发,一双手正在抚摸;沐浴液则是女人的背身半裸身体,身体上还有几珠泡沫,似乎都能闻出淡淡的清香味。我喜欢这样的酒店,未必豪华,却一定要有独特的味道。
接下来的一天我要去著名的日月潭玩了,他们都说它不及东湖、西湖与太湖,我倒要自己感受一下。去之前还要先到南投的中台禅寺去看看,从外观看绝对能称其为壮观,远远望去整个建筑的外形很像金字塔,高高矗立,外表的装璜又很西化,据说它的设计者是运用《直乐成佛》的渐修精神而修建的,还融合了古代丛林的风格,将艺术、学术、宗教、文化融为了一体。我对建筑毫无研究,只是觉得其不像寺院更像博物馆。拾阶而上,有禅堂、四天王殿、菩萨殿、三世佛殿、讲堂、斋堂等,雄伟的大雄宝殿在二楼,由印度红花岗岩雕琢而成的释迦牟尼佛端坐正中,耳旁矗立着苦行的行者。从菩萨殿出来有个外露的平台,一尊高大的佛造像面对着郁郁葱葱的远方青山,当我站在佛的脚下不禁的想,在这里做佛真幸福,天天放眼望去青山绿水,醉在其间别说是佛了就是人也会顿消烦恼的,端坐在这里的佛得让厅堂里的佛得多羡慕呀,哈哈,想法俗了点,一俗人而已了。逐一拜过还有饼干糖果和吉祥水相送,真是不错呢。
临近中午到了日月潭,它是台湾的“天池”,这是一个海拔700多米的高山湖泊,周围被2000多米的群山包围,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其地环湖皆山,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青山拥碧水,远处群山层层叠叠,薄薄的雾蔼中影影错错,好象一副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无需拿它比对谁,自有其独特之美。我所见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山峰倒影,风光旖旎。日月潭的美景就像品茶一样,要细细的尝慢慢的品,才会发觉它的味道与众不同。
从码头乘上游艇,泛舟湖上,四周的青山、庙宇一点点拉进距离,而岸边的酒店饭庄逐渐远离,正午的阳光撒满宁静无波的湖面,清风佛面,畅游此间疑为仙境,美不胜收。
船停在玄光寺码头,登上小岛,日月潭此刻就尽收眼底了。日月潭最著名的是湖当中的一个小岛,那是当地邵族人的圣地光华岛,过去只有邵族里身份很高的人才能在举行祭祀仪式时上岛,原本8公顷的小岛,由于水库蓄水抬高了水位,只剩下很小的一块,远远看去好象一块绿玉,所以也叫玉珠岛。光华岛将湖面分割成一个圆形一个半月型的两个湖面,日月潭由此得名。日月潭碧水如玉,有阴柔之美,而环绕周围的高山又赋予它阳刚之美。
现在的光华岛很小已经不能登上去了,只能像现在这样站在另一个岛上远远的望着它的美。从玄光寺下来就是著名的阿婆茶叶蛋了,这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虽然我对茶叶蛋不很爱吃,但也还是很想尝尝的。味道还不错,比较浓而且不很咸,得到朋友的照顾给了我一个茶叶蛋锅里的香菇,要知道这个可是人家出味的重要食材,一般是不卖的,味道确实比茶叶蛋还好吃呢。
继续登船前行,前方岸上出现一座暗红色的建筑,那是曾经的蒋氏夫妇的别墅,现在则成了一家5星级酒店。酒店的岸边蒋氏的游艇静静的卧在那里,仿佛等着主人的回来,而凉亭下面的碉堡则默默诉说着昔日辉煌,山坡上一座黄色屋顶的教堂是宋美龄的专用教堂。看着酒店宽大的整面落地窗,实乃欣赏日月潭的最佳位置,下次自由行我是一定要住这家酒店的,体验一下老蒋总统当年在此的感觉,还要感受一下夕阳西下或夜幕降临的日月潭的美。
浮想联翩中船抵岸边码头,上木栈桥上摆满了鲜花,两旁停满了各色游艇,很有点图片中欧洲的感觉。码头旁礼品店林立,琳琅满目的小礼品让人不忍离去,烧烤小摊上的小吃令人垂涎欲滴,这会我怕是饿了,看着它们都很有食欲的样子,买了杯鲜榨的柳橙汁随便走走逛逛。这里有个邮局很著名,号称一个人的邮局,里里外外就只有一人,很久以来都是。顺便又考察了一下厕所(当地人叫化妆间)修的很特别,远看想别墅,里面的陈设具后现代简约时尚,特人性化,坐便都是单间,每间都配置婴儿架。手纸、坐垫纸、卫生纸都是满满的,还有温心提示,如有缺纸或不干净,就打电话投诉,门口还有等候室……。我喜欢这样贴心的感受,而在台湾大多数的洗手间都是相当的干净卫生,里面的用品也很充足。
穿过商店街,来到邵族人的小店,说是看表演,其实是为了卖东西,美其名曰是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生意也算做的动足了脑筋。别说,还真有人买,动辄上万(新台币)的鹿胎酒我就看一大哥买了两瓶,估计是回去要自己补身体,管不管用的谁知道呢。
接下来去的是著名的鹿港小镇,这里曾是清代台湾的第二大城市,扼制着当时台湾的经济、文化、军事命脉。而我对鹿港小镇的印象来自于罗大佑早年的那首歌,他就是当地人,还没到达之前司机师傅又应情应景的放上了这首歌,当熟悉的旋律想起,重金属的撞击着每个旅人的心。这样的一个小小细节也很令人感动,他每次都会这样,过绿岛时他会换上轻柔的《绿岛小夜曲》,去参观阿美文化秀的路上,他会换上《阿美,阿美》,试想在大陆旅游有几人能做到如此贴心,可见什么叫细节决定成败。言归正传,还是说说鹿港小镇,尽管现在它的地位不似从前重要,褪去了往日的繁华风貌,但热闹依旧,这里也是台湾古迹保存比较完整的城镇。我来时恰巧赶上过年,所以去鹿港天后宫祁福的人很多,手中执香的善男信女数不胜数,摩肩接踵,我只能一点点被人挤着拥着挪进寺院里拜了拜。
鹿港的街头巷尾也处处流露着乡土的纯朴与古意,一路走过还能发现早式的中药行、布店等,还有当地人挂晒在树上已经成干的大眼睛的虱目鱼,有的民居也尽是老旧风格。这里的小吃街也热闹非凡,在台湾就是这样,随处都能看见小吃街,散发着各种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在台湾想要减肥太难了,得有多大的定力呀。
晚上到了台湾的另一大城市台中,无异于内地的大中城市,去shopping喽,来台湾这么久还没逛过正经的百货公司了,其实东西都差不多,关键是人家服务员的态度那叫一个好,热情客气的没话说,我喜欢这样的购物环境,至少让人很舒服。你未必是上帝,但当上帝的滋味真的不错。
又是一天,终点又回到了起点,环岛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台北。一早要去看看国父纪念馆,这是特别为孙中山先生所建的,宫殿式的建筑金碧辉煌,巍峨雄伟。恰巧还赶上卫兵的交接仪式,手中的枪耍得花式还真多,在手里上下翻转那叫一个帅;脚下的皮靴锃亮,剁得地板那叫一个响;小伙子个头相当,长相俊朗,制服九分裤穿得那叫一个酷,光顾着看帅哥了。这里分四个展览室,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及现代名家艺术品。此外,馆内的表演厅还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国父纪念馆馆外规划有绿意盎然,垂柳迎风摇曳的翠湖,采用花莲特产墨绿色小卵石所铺设的健康步道,包含水泥地广场与绿地。这里也已成为市民周末休假、户外运动、休闲及室内文艺的多元化场所。匆匆转过,站在馆外的广场上台北的地标建筑101大楼近在眼前,下一个目标就是去这了。
101大楼曾是世界第一高塔,后来被迪拜塔超过,但仍不失为一座摩天大楼。大楼地下为5层,地上为101层,地下一层到五层为大型购物中心,89层为室内观景台,91层为室外观景台。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快的电梯,从5层到89层不过38秒,而且一点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它也是世界最长行程的室内电梯。为了抵销风力所产生的摇晃主要设计是阻尼器,这也是全世界唯一开放游客观赏的巨型阻尼器,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阻尼器。防震措施方面,台北101也采用新式的“巨型结构”,在大楼的四个外侧分别各有两支巨柱,共八支巨柱,自地下5楼贯通至地上90楼,柱内灌入高密度混凝土,外以钢板包覆。站在89层向下俯视,整个台北市此刻就像是售楼处的模型,而街上的汽车就更像是火柴盒大小的玩具了。
最后一个晚上了,我自己溜达到台北著名的西门町去逛,这里是台湾最潮的地,开店的、逛街的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时尚充斥着这里的每个角落,用文化、艺术、前卫来形容这里再恰当不过了。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区域我也不曾见到穿着过分,打扮怪异的所谓新新人类,有的依然是温文尔雅与礼貌客气。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八天的环岛游就要结束了,还仅剩下最后的一天。台北早上下起了雨,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可无论如何站在台北的街头我找不到凄楚的感觉,有的反而是从心里外溢的温暖,或许是我即将回家的缘故吧。我的每次旅行大抵如此,出门时兴冲冲,归家时意切切,家才是我的归宿,不论我在外逗留多久,对家、对家里的人还是会极尽想念,因为我知道至少生活中还会有人惦记在外的我,有人在等待我的归航。
从酒店借了一把伞不到六点我就自己出发了,我要去霞海城隍庙去拜月老,据说这个月老很灵的,众多的明星都有拜过。我无须老人为我牵线,只要他保佑我心底的那份释然。因为早我是当天第一个光顾这里的,守殿的人说这里的香火很旺的,一会怕是想靠前都难了。这里供奉着霞海城隍爷、城隍夫人、月下老人、八司官、武判官、七爷八爷等六百多尊神像。其中尤以月老最为灵验,我点上了三支平安香,按人示意在香炉内侧顺时针绕了三圈,默默地祷告了一番,仪式结束人家还特意送给我一颗糖,说吃了后日子会变得很甜,这个彩头还不错。我又转到另一个偏殿,这里供奉的是城隍妈,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清朝有一妇女由于丈夫不爱回家,夫妻感情吵吵闹闹。有一回,妇女来到城隍妈面前哭诉,拜完后丈夫性情大转,脾气变好。妇女愿望灵验,欣喜若狂的再次来到城隍妈面前,由于当时无钱还愿,便织了一双绣花鞋来取代城隍妈脚上的那一双旧鞋,将其旧鞋拿回家后摆在床头,没想到丈夫竟然不再喜欢在外面游荡,天天回家。广为流传后人人都织双绣花鞋来到城隍妈面前拜拜,祈求夫妻感情和睦,并将其名取为驭夫鞋。后因驭夫两字不恰当,便改名为幸福鞋。故事只是故事,驭夫岂止是一双鞋这么简单,关键是要让对方看到你的爱意并能感受得到你的爱心,这样他的心才不会疏忽着远离。另一个殿里供奉的是观音菩萨,虔诚的拜过一方。要走时看殿人又给我倒上了一杯茶,也是甜甜的,他说这是由枸杞、红枣、拜过的糖所煮成的平安茶,糖会让你与人结缘,这时温暖的滋味甜蜜着心头。
还剩下最后一个要去的地了,那就是总统府。总统府原来的名称叫“介寿馆”, 2006年陈水扁又将其“正名”为“总统府”,一眼望过去算不得气派,甚至还不如大陆的某个行政机构。它的正门前就是凯达格兰大道,据说是台湾最宽的一条大道,和我们的长安街还是没法比的,不过相当于半幅长安街的宽度。来台湾就是这样会自觉不自觉地与大陆做着比对,有好有坏。总统府的对面是一大片绿地广场,安静得很,没人逗留更无人拍照。广场的一侧停着十多辆奔驰军用卡车,四周各安排了一个哨岗,还有着便衣的宪兵。听他的电台声知道一会小马哥要来上班,好兴奋的,能看看老帅哥的风采也算凑巧。宪兵很客气的和我们说,请不要拍照,不然他要受罚的,客气得让你没法拒绝,也罢,能让你看就不错了,在大陆早给你清出警戒线外了。大约过了5分钟,车队徐徐开过,不过5、6辆车,没响警笛也没见靠边靠边的喊话声,一切相比大陆是如此的低调,而小马哥车在与我们擦身而过之时还刻意的按了两下喇叭,想是在和我们大陆的同胞打着招呼吧,也就在他下车进入总统府的瞬间,我看到他轻轻冲着我们挥了下手。站在道旁的我们有着说不出的激动,为着这份亲切的友好。
台湾行至此算是告一段落了,我在整理感受的同时对台湾的印象逐渐明晰并深刻,下面我将再次把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总结如下, 未必正确,但却是我的真实所感。
一、台湾真的很中国
走在台湾的街头有的只会是熟悉、亲切,说着同样的汉语,不过略显绵软。用着同样的汉字,只是繁体的而已,但一点也不耽误认。就连对领袖的个人崇拜也与大陆相同,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每天人头攒动就是很好的证明。饮食方面更是与大陆无异,当年老蒋带去的兵可是全国各地的都有,所以衍生出后来的饮食也是全国各地之风味,而且极尽家常,吃着舒服。
二、台湾真的很文明
台湾的民风算是文化中透着儒雅,沿承的文明程度远远超出大陆。没见当街打骂吵闹的,更没见在公共场所打移动电话的,更不会有人高声和人说话,客气热情似乎才是这个岛屿的主流。社会秩序更是良好,在这里即使是一个人深夜或清晨溜达也不会担心,放心的让来这里的舒服。
三、台湾真的很政治
这里随便的一个人对政治的关注和敏感都是相当高的,即使他是一个计程车司机,或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参与的意识都很明显。而台独分子还真没遇见过,我也有过几次单独的同当地人交流的机会,侃侃而谈间,我能感到他们没人愿意为了所谓的独立而战,他们只是希望在现有的体制下生活更加富裕与无忧。敏感的政治问题也不是能用简单的方式解决的,但他们不会置身事外,这种积极参与的责任感与大陆天壤之别,毕竟这会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这就是民主的力量所在吧。
四、台湾的市容真的很一般
要是来台湾看市容环境的肯定会大失所望,从第一天下飞机从桃园机场出来,所见的那条所谓的高速公路也不过是双向四车道,而最繁华的台北也不见大陆一线城市的高楼林立,所谓的高档社区更是没见到。商业区百货公司与便利店还有各式小店招牌遍地,花样繁多,从没见在大陆的招牌统一化模式出现。有点乱,但乱的真实,毫无虚伪的门面工程。
五、台湾的夜市真的很遍地。
来台湾个人感觉是不用为吃什么犯愁,太多的美味等着诱惑你的味蕾,遍地的夜市遍地的美味却不见遍地的垃圾污染。想在大陆这样的小吃夜市定是油腻的垃圾,让你大堵胃口。而台湾夜市的干净卫生让你大快朵颐时绝对的放心,我还特意留意看了一下脚下的路,一个痰迹也没有找到,这就是文明的又一很好体现。
六、台湾真的值得去
匆匆走过一圈很想再次前往,意犹未尽缘于不是个性的自由行。如果单单是冲着美景美色去的,你一定会失望,如果为了追求时尚繁华去的,你也一定会不满。台湾这个小岛是要细细观赏慢慢品味去的,去体验它的独特风土人情,去感受不同体制下同胞们的生活与思想差异。如果有天我可以再次前往,我一定要在台南的垦丁住上两天,伴着海水嬉戏,枕着涛声入眠。也要在日月潭边逗留几日,全方位的感受这个宽阔湖面上特有的民族风情。还要去高雄的爱河边小饮一番,当然如果哪天霞海的月老显灵能有爱人相陪更是幸福喽。我还要,还要…
真是一语道不尽台湾的种种,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自己去看看,去感受一番,留下自己脑海中的台湾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