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加强民间工艺保护和传承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苏州民间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成果,激励“苏州民间工艺家”做出更大贡献,推动苏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和繁荣,昨日下午,“第二届苏州民间工艺家”颁证大会召开。经群众投票、专家评审出的41名人员被授予“苏州民间工艺家”称号。苏州市委副书记杜国玲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工艺家们表示祝贺,同时也提出几点意见,其中,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任重而道远。

41位民间工艺家包括,刺绣和染织类9人,抽纱花边类1人,工艺雕塑类18人,艺术陶瓷类1人,工艺家具类1人,编织工艺类1人,金属工艺和首饰类2人,其他工艺美术类8人。苏州市委副书记杜国玲在会上提出三点意见,包括提高对传承苏州民间工艺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保护苏州民间工艺的责任感;采取措施培养和保护民间工艺人才,使传统苏州工艺美术技艺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为实现苏州民间工艺发展新的辉煌而努力工作。

进入21世纪的传统工艺美术,由于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其保护和发展遇到了经济发展、技术更新和文化变迁的三大矛盾,产生了诸如某些品种逐渐萎缩,某些技艺后继无人;为了在市场上的竞争,有些工艺品粗制滥造,改变了手工技艺的含量;也有的产品在形式、风格、趣味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和需求等等问题。

杜国玲表示,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时也为当代生活服务,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去发现和培养一大批民间工艺人才去研究和探索,需要有一批能创新、懂管理、善经营、守法纪的工艺美术经营人才队伍,这既是工艺美术振兴和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本市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有关部门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做了不少工作,但因为这件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因此,我们对民间文化和传统工艺保护还要花费更大的心血,倾注更多的力量。她表示,当前要继续抓好切实做好民间工艺的调查研究、完善保护规划、落实保护措施的工作。(李晓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