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一首老歌传唱多年,经久不衰,今天这首歌成为火车时刻表"内蒙古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真实写照。
在2001年,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仅为196天,是全国大中城市中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时隔8年,呼和浩特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6天,成为全国北方省会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
说起城市空气质量,铁路人也有值得自豪的资本:近两年,呼和浩特铁路局旗下的专司铁路运输环保节能科技服务的内蒙古呼铁环保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施煤炭抑尘技术,使原来在煤炭运输过程中被风吹起漂浮在大气中的煤尘降低了80%,有效地保护了铁路沿线周边环境。
前瞻:喜忧参半的绿色畅想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煤”之誉。据内蒙古煤炭工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09年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7323亿吨,为全国第一。依托丰富的煤炭等资源,内蒙古经济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GDP排名由全国第24位上升到第15位。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似乎都离不开这样一个循环:旧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诞生—解决新的问题—事物进入又一轮的螺旋上升。当内蒙古经济从原来悠扬的马头琴曲,变成了大发展激越的《万马奔腾》之后,人们无可奈何地发现,装车和运输扬起的粉尘所“馈还”给人类的是环境污染的危害。
煤炭运输列车主要由敞车组成,在列车高速行驶中产生的气流,不仅会造成煤炭损耗、煤尘飞扬污染沿线周边环境,而且运煤列车与客运列车在运行交会时,气流吹起的煤块还有可能造成旅客损伤事故的发生。经过测算,在现运行速度下,煤炭运输过程中每吨损失一般在1%至1.2%之间,而在大风季节损失会达到2%甚至更高。如果按1%的损失计算,一个万吨列车的损失将达到100吨。记者在内蒙古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采访中了解到,每当有运煤列车经过该镇纳令沟大桥时,煤尘就会随着列车的震动和气流的冲击散落,最远的时候能被风刮到80多米以外。桥周边50米范围内居住和生活的农田和庭院均受到煤尘污染,农民拿着心里全是煤尘的大白菜先后上访不下20次。村民一纸诉状把铁路送上了法庭。最终,由内蒙古信访局和呼和浩特铁路局共同协调,妥善进行了解决。
不仅如此,煤尘污染让铁路自身也苦不堪言。京包线民族隧道是贯通呼和浩特到集宁段的大通道,由于煤尘飘散,煤面散落,该隧道内线路250米长的范围内两侧煤面堆积严重,个别地段甚至掩埋了线路,一年清理费用就高达29.88万元。
“大力应用和发展煤炭抑尘技术,让粉尘决绝草原铁路。”在环境与资源的抉择中,铁路做出了选择。责成承担这一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内蒙古呼铁环保节能科技公司抓紧实施煤炭抑尘这一科技项目,还铁路沿线蓝天绿地。
为了抢占先机,该公司快速在古城湾装煤基地建立煤炭抑尘站。10月23日,满载煤炭的货物列车缓缓驶入抑尘区域……煤炭抑尘技术的首次应用,在中国铁路煤炭运输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2008年底,原内蒙古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主管工业副主席赵双连先后来到古城湾装煤基地,看到发出的大列,煤尘被稳稳地“固定在”车列上时,储波连声说好。
发展:资源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对接
统计资料显示,内蒙古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加速发展阶段但潜在压力巨大的转型过渡期。“一煤独大”的资源型经济还占较大比重,煤炭产量和外运量仍然居高不下。2010年全区煤炭产量预计7亿吨,其中呼和浩特铁路局辐射的中西部地区煤炭经铁路外运需求预计3亿吨。同时,铁道部专门下文,要求对煤炭抑尘实施全覆盖,自治区“十一五”节能减排25%的任务也进入攻坚阶段。
一方面是运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环保节能的要求。如何资源发展和环境友好对接?加快煤炭抑尘技术应用,为经济发展和建设节能环保型煤炭运输形式的重任,责无旁贷的放在了呼铁环能科技人的肩上。2009年4月初,呼和浩特铁路局调研组行程2400多公里,先后深入乌海、包头等地区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在乌海和包头地区有11个煤炭装车点具备建设条件。建设完成后可以覆盖全局煤炭发运总量的50%。
2009年6月10日,从煤城乌海到鹿城包头,11座煤炭抑尘站的建设正式展开。乌海抑尘站投运、包西抑尘站投运、公铁抑尘站投运……10月10日,在建的11座抑尘站全部建成投运,实现了覆盖全局煤炭发运总量的50%的既定目标。现在,铁路煤炭抑尘站已经从西到东,逐步延伸到草原深处,第二批19个煤炭抑尘站正在加紧建设中。届时,将实现内蒙古中西部境内国铁线煤炭抑尘覆盖率100%的预定目标。
长期困扰铁路煤炭运输污染问题,随着运煤列车实施抑尘全覆盖后,得到了根本改善。“我家的庄稼地就在铁路线旁边,以前拉煤的火车一过就是一层煤灰,闹的庄稼也不给好好长。自从铁路抑尘以后,庄稼绿油油的,产量也比以前加了2成。”土默特左旗中山村村民陈满园高兴地对记者说。
除了保护沿线环境,抑尘措施还大大降低了铁路运输过程中煤炭散落造成的损耗。据统计,仅今年10月份,该公司共对470万吨煤炭实施了抑尘作业,减少煤损4.7万吨。按市场价每吨700元计算,共为国家和货主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290万元。煤炭全部实施抑尘后,按呼和浩特铁路局今年计划发运煤炭1.43亿吨,可减少煤炭损耗143万吨。可挽回经济损失10亿多元。
不仅在煤炭抑尘上,作为呼铁环能科技公司另一个主营项目——煤炭列车防冻项目也加入到了推动内蒙古资源与环境对接的行列中。
在国家和内蒙古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的政策下,内蒙古的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普遍喷洒大量水,以控制煤尘。同时,煤炭洗选的过程要使用大量水。但是,水分煤和水洗煤在寒冷的冬季运输时会和车皮冻在一起。仅去年11月11日至15日5天的时间内,共发生42列冻车每列(102辆)冻煤多达300—400吨。据大秦铁路公司东港站站长赵新军介绍,车辆发生冻车会造成三大危害。一是如果车辆单侧发生冻车会使车辆倾斜,侵入限界,发生列车颠覆事故。二是发生冻车到达港口后,卸车困难,严重影响车辆周转率,使本来就紧张的运力受到严重制约。三是卸车需要增加大量的用工,增加煤炭运输成本,给货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实现防冻车工作的专业化、规模化,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根据铁路局统一部署,该公司以高标准、规模化的经营形式,采取先路内后路外企业,对铁路局管内防冻液喷洒设备的产权进行收购及整合,并统一提供防冻液及固剂供应和销售的方式,逐步实施、有序平稳过渡,实现防冻工作点对点的系统化服务,呼铁环能科技公司投资近3000万元,新购置的8台防冻作业车展开对新增的萨拉齐三场地区和包头、乌海地区新增的场、线进行防冻作业。乌海、包头、萨拉齐地区建成并投运了3座抑尘剂和防冻液搅拌配送站。同时,该公司以合作经营的形式,利用闲置土地建设煤用抑尘剂和防冻液生产和销售项目。根据生产场地规模以及路内、外市场需求,抑尘固剂初步产量定在2000吨,规划年产量5000吨,确保5年内的扩产需求。防冻液初步产量定在10000吨,规划年产量35000吨。上述方案的有效实施,既满足了原料需要,又完成了对全局外运煤炭防冻喷洒覆盖95%以上。
煤炭抑尘和防冻车项目的有效实施,开创了草原铁路煤炭运输与环境和谐的跨越,也有力地推动了内蒙古经济发展从资源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对接。
升级:科技创新推动铁路和谐发展
煤炭抑尘和防冻车项目强力推动铁路运输与环境的同时,也给呼铁环能科技公司决策者带来了深深思考:有效持续的确保铁路和谐运输环境不仅要有有效实施的项目,更重要的在于项目的不断优化升级,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驱动。而学习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动力源。
该公司根据项目发展情况,在以部门、班组为单元,分区域推进落实,营造了浓厚学习、读书氛围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了培训考核体系,规定全员培训率不得低于100%。该公司在原铁鑫包装公司建立了公司职教培训基地,在原包西配件厂建立了职工二级培训站,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19期,267人取得了铁路局货运处、安监室颁发的上岗合格证。同时,从系统输入和社招的186名劳务人员,经过集中理论、现场实作演练培训,与在册职工同步达到了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简单故障的标准。
就像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经过一层层学习修炼,形成了科技创新的“核聚变”,使经营各个要素,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确保和谐运输的大旗下协调发展。
——该公司推出“安全指数管理法”,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行车管理方式。他们根据经营项目按照公司、地区办事处、作业站点分级管理,结合干部职工安全绩效“2+1”管理考核,以年、季、月分解三级安全管理责任目标,以发现和处理设备、人员缺陷件数为指标,制定各个级别的安全管理指数。并以此主动将作业纳入《站细》管理,做好煤炭抑尘和防冻车作业与行车作业的衔接工作,实现了抑尘和防冻作业行车化管理。
——2010年4月,该公司建立科技研发基地,突出产、科、研一体化功能和效应,以实现技术能力的自我提高和新型产品的自我研发。由于煤炭抑尘和防冻车项目具有点多线长,不利于监管的特点,开发了视频调度系统,实现了对现场人员作业情况可以实时监控,及时纠正偏差,确保项目运行安全和质量。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高等院校支持和合作,与铁路局科研所开发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今年6月,该公司与兰州交通大学,合作研制开发了车号识别确报与信息化网络在抑尘剂喷洒系统中的应用项目。该项目利用网络化信息系统在抑尘作业控制系统中的嵌入式应用,实现车号识别和雷达测速,为抑尘数据提供可靠地保证。从根本上解决使用手工记录信息问题,即时为用户和铁路局提供关于喷洒质量控制,喷洒车辆发、到站信息以及质量效果依据。
——装载加固材料的研制已经获得专利,进入试运营阶段。根据达成的初步意向,有望在今年年底形成合作。
随着一个个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为千里草原带来了勃勃生机,绿色铁路运输为草原铁路塑造了崭新形象。呼铁环能科技公司——这个主营项目环保节能,辅营产业高端新型的科技型企业正在茁壮成长!(通讯员郭铁强 记者胡左)
相关线路:内蒙古旅游 呼和浩特旅游 乌海旅游 包头旅游 兰州旅游 中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