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1月19日春运首日的车票全面开售,图为一男子在窗口买票。本报记者 施培琦 摄

虽然下午3点才开始售票,但排队人群已早早集结。本报实习生 丁嘉 记者 施培琦 摄
昨天,1月19日春运首日的车票全面开售,拉开了今年春运售票工作的大幕。为方便旅客购票、缩短排队时间、避免旅客通宵排队,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实行错时售票:高铁车票每天8时发售新票,非高铁车票每天15时开售新票。不过,记者昨日在现场采访发现,对于铁路部门错时售票的初衷,很多旅客并不“领情”,仍是提前十几小时甚至近一天前来排队,以至于售票首日现场购票的旅客就“没有最早只有更早”。本报记者 刘春霞
【上午】
买高铁的少,排非高铁票的多
根据铁路部门公布的售票方案,1月9日至2月27日,火车时刻表"上海地区各春运售票处、客票代售点每天早晨8:00起发售第11天G字头高铁列车新票,下午3:00起发售第11天其他列车新票。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措施,铁路部门也确实是为旅客考虑:高铁车票与其他车票错时发售,可以满足不同旅客需求、缩短排队时间,而且15时开始发售非高铁车票可以避免旅客在严寒天气中彻夜排队。
不过,尽管去年就曾实行过15时售新票的措施,但旅客似乎仍是习惯提早到“大卖场”排队。昨天一大早,位于上海站北广场长途客运总站对面的火车票“大卖场”门口就已经聚集了很多排队的旅客,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购买非高铁车票的旅客。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提早来排队的旅客中,有些是混淆了高铁票与非高铁票的起售时间,有的则是明知下午3时才放新票仍是一大早来排队。由于距离放票的时间还很长,为让这些旅客有休息、吃饭的时间,现场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了编号,并拍摄照片,下午2点过后,他们就能凭编号优先进入大卖场,等待3点系统出售新票。铁路部门表示,早上共为非高铁旅客发放了200来个号码,而由于购买高铁票的旅客并不是很多,150个窗口上午只开放了20个。
【下午】
开售一小时后旅客基本散光
14时50分,距离19日春运车票开售还有10分钟。此时,“大卖场”150个售票窗口前都排了20多人的长队,很多人都因急切而略显焦躁。
记者看到,不少排在前面的旅客,都提前把所买车票的车次、到站信息写在了纸上,并把钱攥在了手里。“买春运车票太紧张了,那么多窗口一起卖,晚一秒钟可能就买不到了,所以要尽量节省时间。”来沪打工已经四年的小陈拿着纸条和钱向记者介绍他的“秒票”经验。
15时,新票准时开售,150个窗口的售票员飞快地打票、收款、找零。很快,大部分窗口的“第一人”都拿着票和零钱走了出来,不少队伍后面的排队旅客都投去羡慕的眼光。
15时30分左右,随着热门车次车票陆续售完,“大卖场”的购票旅客也逐渐散去,每个窗口前也就有两三个旅客排队。而16时许,现场旅客已基本散光,150个窗口中的大部分已被关闭,而开着的十来个窗口前,旅客也是稀稀拉拉。
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昨日上海地区共发售车票近9万张,主要集中在云、贵、川以及东北方向,武汉、福州、郑州以及管内沪宁、沪杭甬等方向票额较为充足。预计购票高峰将出现在1月16日至1月23日。
他们
排队21小时买到5张绵阳车票
昨天15时02分,30多岁的雷肖拿着一把车票和零钱从窗口前的一堆人中走了出来,他边走边仔细看着手中的车票,直至五张车票已经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了才小心翼翼收起来放到衣服内袋里,记者注意到,他的五张车票都是1月19日的K282次,上海到绵阳。
雷肖告诉记者,1月8日18时,他就赶到了大卖场,一直在外面排队排到了22时,“然后去附近的旅店坐到了凌晨3点,后来不放心就又赶到这里排队。”昨天早上7点半,现场的工作人员在雷肖的手背上写下了“36-1”,这个号码意味着,他排在36号窗口的第一位。有了这个“保证”之后,雷肖才到附近吃东西并稍微休息了一下,但还是没敢走远。雷肖说,他知道铁路部门错时售票的用意,但对他来说这个措施并不能避免排队,“四川方向的票太紧张了,如果不早点来根本买不到。”
两人轮流排队最终还是买到无座票
昨天15时04分,老家在甘肃的石永刚一边在队尾跟记者聊天,一边不时踮起脚向35号窗口瞄,他的工友何强强排在35号窗口的第三位,此时就在窗口买票。
石永刚已经在上海打工四年了,为了买回家过年的火车票,他一大早就和何强强从奉贤出发,公交车换地铁,路上前后花了3个小时,赶到“大卖场”时正好9点。由于没有分到号码,石永刚和何强强不敢离开队伍,只能轮流上厕所、吃饭,为的就是买到一张座票。虽然排在队伍第三位,但他们心里也没底,因为他们要买的是异常紧俏的T116次车票。
果然,何强强从队伍中走出来时脸上写满了失望,“座票已经全部没有了,只有无座。”何强强手中拿着两张1月19日T119次上海至陇西的无座票,“售票员说临客还有座票,但那个车太慢了,路上时间要将近3天,我宁愿还是站20多个小时回去算了。”
相关线路:上海旅游 绵阳旅游 四川旅游 甘肃旅游 郑州旅游 武汉旅游 福州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