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壁画主要绘制于明代,少量为清初绘制,其历史有三百余年。原有壁画分布于琉璃殿、大宝积宫、大定阁、大觉宫、真武祠、皈依堂、具圣寺、雷音寺、护法堂、福国寺、寒潭寺、万德宫、光碧楼、雪松寺等明清佛教、道教寺庙和宫观中。由于现存壁画都在白沙乡,故统称为“丽江白沙壁画”。
丽江白沙壁画兼容藏传佛教密宗题材和汉传佛教显宗题材,以及某些道教题材,既体现了佛教的显密双修,又反映出佛、道融合的多元文化特点。同时,在绘画艺术风格方面兼收并蓄汉式壁画和藏式壁画的表现手法,如勾勒、设色、堆金沥粉等。从画面的总体效果看。造型准确、刻画细腻、笔法多变、线条流畅、构图合理、均衡协调、设色既有清丽又有厚重,动态生动,妙相庄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