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省旅游部门不完全统计,黄金周前4日,安徽各地农家乐景点接待的全国各地游客近30万人。记者采访时发现,与往年的不同,安徽一批濒临失传的民间戏曲,在这个黄金周期间被搬上众多农家乐景点的古戏台,不少游客一边体验丰富独特的乡村景色,一边在安徽的古村里“文化赶场”。
10月3日,祁门县历口镇环砂村“叙伦堂”内异常热闹,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地的古戏曲研究和摄影爱好者专程赶来,为当天的目连戏演出齐聚环砂村。环砂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目连天戏的发源地,村中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目连戏》剧中的“黑森林”、“放生池”等场景。
环砂村委会主任方锦祁介绍,村里三年前发展农家乐旅游,目前,农家乐接待户有三十几户,每户年增加四到五千元。但是,和周边地区的农家乐旅游一样,环砂村的农家乐旅游产品也遭遇着“成长的烦恼”:内容单薄,品牌不响,简单雷同。
为提高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村民们决定将老祖宗传下的宝贝“目连戏”搬上舞台。他们为此请人在网站论坛上发贴,吸引了许多目连戏研究人士和摄影爱好者关注,也包括大批乐于乡村旅游城市游客。
方锦祁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游客需要,目连戏可以随时在叙伦堂内的戏台上演。这个黄金周,原定于10月3日演出,2日这天就有许多游客赶到环砂村。当晚该村农家乐住户游客爆满,一部分游客只得到临村另寻住宿。3日中午所有农家乐接待户全部接待,仍无法满足一些散客用餐需求。
记者从安徽黄山、池州等市文化和旅游部门了解到,象环砂村这样具有地方戏曲表演传统的古村落,仅在皖南黄山、池州等市就有100多个。目前该地区已组织恢复了60多支农民文艺创作、表演队,经挖掘、整理,将目连戏、傩戏、“叠罗汉”“条钟馗”等一批濒临失传民间戏曲舞蹈,编排出具有鲜明特色、观赏性、参与性的戏曲节目100多个,这些农民自编、自唱、自演的节目,大大丰富了皖南地区农家乐旅游的内涵。“个性”。
10月4日,在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的绵潭村古戏台内,40多位杭州游客围坐在八仙桌旁,品黄山毛峰、尝绵潭豆腐干、津津有味地看绵潭农民自演的徽剧折子戏。
歙县旅游局长吴东方告诉记者,这里自黄金周以来连日上演的“跳钟馗”等徽州地方戏,吸引了来自上海、南京、杭州、无锡、长三角地区的团队及自驾车游客近2万人。
据了解,按照安徽省最新提出的县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到2010年,全省将建成200个旅游乡镇、500个旅游村,让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得到保护、传承,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