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云层染的祝融峰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13-09-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出南岳庙北门,一条山路直上南天门和祝融峰。行约十五里到半山亭。亭建于南北朝*因正处山半腰而得名,清改玄都观。过半山亭有一条岔路西去,通往磨镜台、方广寺、福严寺、南台寺等处。

过半山亭继续土攀,便到邺侯书院。此院为唐宰相李泌之子李繁为纪念其父而建。李泌被封邺侯,曾在此隐居。院先在南岳庙左边,南宋时迀至集贤峰下,现在的书院为1922年重建。

过邺侯书院,再上行,经铁佛寺、湘南寺到达南天门,南天门屹立于海拔一千一百米高处,在此可以看到衡山主峰祝融峰。

祝融峰之高,被誉为“南岳四绝”之一。烟云烘托,群峰叠衬,显出“万云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的雄姿。秋高气爽之季,登临其上,日可隐约望见逶迤的雪峰山,夜可看见闪闪的江边渔火。李白诗云:“衡山苍苍人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极其神似。峰上有祝融殿,为石墙铁瓦结构,是为纪念祝融君而建。据说祝融君是为燧人氏之后,创造了保存火种的方法,黄帝封他为火官,举之为相,他经常在此狩猎、游憩,峰名也因此而来。殿右有望月台,每当月明星朗之际,“人间朗魄已皆尽,此地清光犹未低”的幽静夜景尽收眼底。峰下有罗汉洞、舍身岩、会仙挢,这里怪石嶙峋,悬崖万丈峰顶还有风穴、雷池,传说风穴风起,就有大雨降落;雷池是古人祷雨之地,池畔有太阳泉,终年汨汩流淌,为峰顶一奇观。峰顶观日出,也别有一番情趣。清晨,东方红云层染,继而金轮半托,冉冉上升。日出,红霞万道,山水披辉,大地在一片鸟鸣中苏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