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的见证我的国清寺之旅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13-09-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国清寺不仅在国内佛教界为一宗之地,而且也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被日本人民称为“和上”“大和上”的鉴寘法师(688—763),为了传播天台宗,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从中国带出大量佛经、佛具、佛像、药物、工艺品及各种书画。鉴真圆寂之后,日本名僧最澄大师于唐贞元二十年(804)九月,.横渡至国清寺,回国时带回寺内赠予他的“天台宗”《法华经》128部,345卷,他在日本建造了一座国清寺(又名延历寺)。他自己也成了日本天台宗的祖师。最澄大师圆寂后,他的弟子圆证大师(814—891)来到国清寺,朝山求法,撰著了《天台宗疏》,达300卷之多,对发展佛教天台宗起了重要作用。

自此以后,宋元明清各代中日都有僧人互访,宋代天台宗第十七袓知礼法师名传海外,佛法精深,日本佛界曾特遣使者持二十问至,均得圆满答复,为此宋真宗赐知礼为“智大师”,并在景德二年(.1005),将寺改为“景德国清寺”。解放以后,国清寺更为日本宗教界人士常访之地。

国清寺外,还有僧一行禅师之墓,墓在古木浓荫之下,墓旁有碑。一行禅师俗名張遂,河北巨鹿人,为中国佛教密宗之祖,而且在历数、天文方面颇有造诣。相传一行在编《大衍历》时,为解疑难,特去国清寺拜访达真法师。到寺之日,见寺门紧闭,只听见里面一长老说:“今日有弟从远方来求我算法,若门前溪水西流,弟子便到。”一行听罢,果见涧水回环西去,.遂感叹不巳。后人为纪念此事,在桥头立碑,上书行到此水西流”。赵朴初先生见景生情,吟诗赞曰:“森森万木寺门幽,热脑途中喜小休。忽见回天好身手,一行到此水西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