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谌祥斌老人家住连江县西北街,毗邻城关妈祖庙。早上6点他就带着近九旬的老母亲和一家十余口人,手持香火和鞭炮守候在临街的家门口。和谌祥斌老人一样,有近百名信众在城关妈祖庙附近沿街翘首以待。上午9点左右,随着第一串鞭炮声响起,锣鼓齐鸣丝竹乐起,连江县妈祖文化旅游节中的重头戏——两岸妈祖金身巡游活动开始了。
全身衣锦手持各式兵器的古装御林护卫先行,紧随其后的看亭和香亭则是锦绣木雕、古朴威严,分别阵头都是八员高抬。等到城关妈祖庙的金身銮驾出现后,两旁的人潮开始波动起来,许多信众纷纷点燃了手中的香火,还在巡游队伍两旁鸣放鞭炮和礼花弹。当地老人说,鸣放鞭炮不仅是给妈祖巡游开道,也是为了祈求多福平安。
连江县当地妈祖团体组织了舞龙戏狮、旱船高跷等传统艺术团队,也热热闹闹地登场。其中,十番京鼓是当地从古流传下来的文艺精品,十名老艺人吹拉弹唱着节庆乐曲,在丝竹管弦声中为两岸妈祖巡游添色。线狮也是吸引围观最多的一项传统表演项目,在一座龙蟠的亭台下方,两名壮汉通过手中的牵线带动着一只活灵活现的黄狮,围绕着龙口中的绣球上下翻飞、前后腾挪,不时引来喝彩声。许多马祖来的乡亲表示,在妈祖巡游中两岸许多传统仪式和表演项目大都相似,只有肩头戏没有看见过,当地肩头戏《万年欢》出现在巡游队伍中时,身着古装的十多名小孩子高高站在大人肩膀上进行表演,一些马祖乡亲甚至还向周围人打听起小演员怎么样才能保持平衡的“秘密”来。
马祖交流团此次也带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巡游方阵。头戴官帽、身穿长袍马褂的一个“大头”古装人物走在队伍最前列,只见他一手拿着锡壶不断“狂饮”,一手持一根竹枝四处乱扫。马祖乡亲解释说,别看他晃晃悠悠、踉踉跄跄,可是当地传统的扫街神灵,一般走在妈祖金身巡游的前面,负责扫街开道。在旗队、鼓乐队和两三米高的千里眼、顺风耳神像之后,马港天后宫的妈祖金身銮驾一出现,许多虔诚的妈祖信众开始不停地向神像进香,前面的香炉很快就被香火插得满满。
“妈祖金身连江巡游是头一回,何况是马祖澳对岸的乡亲来这里会香巡游,实在是机会难得。”谌祥斌老人一边忙不迭地点燃鞭炮,一边说,这么近的距离早应该“三通”了,这样互相祭拜妈祖也容易多了。家住城关的陈老伯还用自己手中的DV机拍摄下巡游的整个过程。
77岁的陈学茂老先生是此次马祖交流团中年龄最大的团员。他表示自己家距离马港天后宫只有数百米,听说这次要来连江县会香联谊,他把家里的生意都放下来。陈先生表示,希望通过共同的妈祖信仰来增进两岸乡亲的感情,也期盼这次活动后连江和马祖两地的文化交流能够更密切些。老人还说5月份他要参加当地500余人组成的进香团经两马直航赴湄洲岛祖庙,如果马祖和连江宗教直航能早日开通,就可以经常来这里进香和旅游了。
在此次巡游活动中,连江县当地共组织了800余人的游神队伍和25个当地妈祖宫庙团队随行,沿途设有12个接驾站点。持续到下午5点的巡游活动也吸引了当地数万名妈祖信众和群众参与。“弘扬妈祖文化,增进两岸乡情”的大幅楹联,表达了所有两岸乡亲的心声。(朱力南 吴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