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获悉,清代同治帝赐匾、沈葆桢亲建的世界惟一一座船政天后宫,在消失了半个多世纪后,18日,再现马江之滨。马尾区投资千万元,重建了这一见证中国海军、中国军舰制造业诞生、发展、壮大的船政标志建筑。
船政天后宫历经百年沧桑
船政天后宫位于马尾婴脰山上。1868年春,时任船政大臣的沈葆桢为保佑马尾造船厂所造舰船顺利建成下水,耗银3082两,于年夏至建成天后宫。同时,沈葆桢上折请求“恳赐天后神宫御书匾额”。同治帝准奏,并令南书房翰林题“德施功溥”,嵌“同治御笔之宝”印章。
建成后的天后宫,正门上方有青石镌刻“天后宫”三字。正殿供妈祖神像,殿上方即同治御赐“德施功溥”及“天上圣母”匾。殿柱上有沈葆桢题赠的直匾。正殿横梁是从泰国运回用作轮船龙骨的樽木。殿后有石砌的魁星台,其后有香积厨和方丈室。庭前重约 425 公斤的铜钟和宫外平台上置放的重约600公斤铁鼎均由福建船政铸造。
1929年,天后宫改为林孝女祠。抗战后,宫中文物散失严重,其中有不少为侵华日军所盗,宫前松林被砍伐。1958 年“大跃进”时,铜钟和铁鼎散失。1971年,天后宫被拆毁,盖起教师宿舍。
新建天后宫仍是世界惟一
为弘扬船政文化,马尾区政府决定重建船政天后宫。2005年10月开工,在原址上按原比例扩大三分之一的规模重建,总用地面积720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00平方米,门楼高12米、面阔27.22米,主殿5开间、进深8.3米。总体布局为一轴二进二院,一进为门楼,恢复原貌;下中庭为戏台,上中庭为拜阁;二进为供奉妈祖及配神的大殿。后院为魁星阁等。按天后宫的原有格局、组织结构形成历史脉络,共分三个功能区:祭妈祖庙宇区、接待陈列与附属设施区、园林休闲区。
为保持原来风格,重建船政天后宫时,上下中庭、大殿、魁星阁,全部采用与当年建宫时所用樽木纹理、质地几乎一样的菠萝阁木所造,中间雕花用香樟木刻成嵌上。因此,重建后的马尾船政天后宫,不但仍是世界上惟一船政天后宫,而且还成为世界上惟一木制天后宫。
巧合的是,有“红顶商人”之称的胡雪岩,当年是马尾船政创办期船政提调,即财政部长,今天重建船政天后宫的技术队伍,也是重修胡雪岩故居的浙江文物建筑单位。
据了解,船政天后宫将于本月24日举行重建竣工仪式,恭迎妈祖金身,并择机向游客和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