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193处自然保护小区现和谐风景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入冬以来,2000多对鸳鸯飞越万水千山来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栖息越冬,成群结队的鸳鸯或在如镜湖面自由飞翔,或在清澈河流嬉戏玩耍。婺源县193处自然保护小区,孕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迷人风景。

婺源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境内生态秀美、物种丰富。近年来,该县加快自然保护小区创建步伐,因林制宜按照“自建、自筹、自管、自受益”的原则,面积大小不限,集体山林权属不变,由县林业部门协助调查规划,建立起详尽的“小区”管理档案,“小区”按其保护功能划分为自然生态型、珍稀动物型、珍贵植物型、自然景观型、水源涵养型、资源保护型六类。为激发群众参与保护的热情,县里在资金上采取“民办公助”方法,以自筹为主,林业部门给予适当补助,所带来的效益划归建设主体,并将自然保护小区列入国家公益林保护范畴,争取国家资金扶持。目前,全县自然保护小区已增至193处,保护总面积达65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占总林地面积的40%。

为切实加大对自然保护小区的保护力度,该县注重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村村张贴护林公约,并发至每家每户;与所在乡村签订共管协议,由林业部门加强重点监测;对名木古树则实行挂牌保护。县里还规定,禁止在小区内开垦、挖土或采石,村民建房离小区地界不得近于20米,新屋基距大树树冠投影不近于5米,不准猎捕或干扰野生动物,不准乱采挖野生植物,小区及周边的田地少用、禁用农药,有效保护了小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水土植被。

婺源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良好保护,受到了国家林业局、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充分肯定。如今,该县境内木本物种已扩展到1500多种,草本物种达3500多种,相继发现了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马褂木的小面积天然分布和失踪近一个世纪的160多只世界濒危珍稀鸟种——黄喉噪鹛的繁殖种群等,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物和树种已达80余种,被鸟类爱好者评为“全国十佳观鸟胜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