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3日,一场别有新意的、以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演出将在南京青春剧场上演。这场名为《金陵时节》的情景演出,以歌韵、舞韵、诗韵、鼓韵,艺韵配合多媒体展示方式将南京的地杰人灵、南京人的身怀绝技演绎得淋漓尽致……
《金陵时节》演的是什么?创作者别具匠心,他们从87项留存着的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描摹出千年轮回的金陵时节,在花开花落的四季里,人们唱着山歌、祈福傩舞、点亮花灯、扛起抬鼓,人们沿着金箔打成的路、穿上云锦织出的衫……通过精粹的非遗展示,就像在观众眼前打开一幅幅雅致的金陵民俗画卷,讲述精彩的令人向往的金陵四季生活。整场演出分为立春、夏至、立秋、冬至、过年5个章节,它把精湛的非遗传承表演项目还原到民俗节令的原生态之中。“立春”环节,在高淳民舞和六合民歌中,“麻油馓子……糖麻花……油炸干儿”等吆喝不绝于耳;“立秋”当中,在古琴的旋律中,刻经台、云锦织机、打金箔、切箔台、白局道具等在台上展示;“冬至”到了,民间剪纸、拱花、牙雕、瓷刻、天鹅绒织造等影像资料配合现场绝技的表演……
舞美方面,演出将用风花雪月的声音营造舞台时空、用自然声息拟绘四季的变幻,用吆喝声勾勒市巷的怀想,用童谣合声串引舞台演出流动的时序。另外将用流动的影像塑造外化的舞台空间,让仿古木雕、竹刻、微雕、云锦织造,金箔锻制、金陵刻经、绒花技艺、金陵折扇技艺、南京钟工艺、明觉铁画锻制技艺等更多非遗绝技呈现。《金陵时节》是一个具有典型南京特征的环境空间,在这里将演绎南京的清晨、晌午、黄昏和月明之夜。届时,舞台上将出现夫子庙一角、秦淮河一岸、文德桥畔、马头墙横隔、散放的石桌石凳……
在一场演出当中,观众可以听到春歌、田歌、山歌;可以观赏到傩舞、花灯舞、龙舟舞、采莲舞;可以领略龙鼓、抬鼓、马莆锣鼓的气势;可以感受诗化的刻经、金箔、云锦等工艺……这些如何表现呢?据介绍,除了在音乐舞蹈上保持原生态风格、尽量减少电声素材和现代改良的介入外,届时参加表演的演员都是真正的南京非遗项目的代表人、传承人、继承人,他们中有孩子、年轻人、老艺人,他们的展示就是他们现实中真实朴素生活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