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闽台民俗馆”为东山涉台旅游增添亮点(图)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

--

--

--

5月21日,“东山岛闽台民俗馆”又迎来一批参观的学生。240多类、1万余件古代、近代收藏品让师生们大开眼界。更让大家称奇的是,创办这么大规模、收藏物品这么多的“民俗馆”,竟是当地65岁的农民林财平。

“25年前我开始收藏古玩。”家住东山县陈城镇白埕村的林财平兴致勃勃地向笔者介绍,他看到农村有许多过去生产、生活用的古石制品、家具、农具等受“冷落”,随意被丢弃,感到很可惜。他想,东山岛历史文化悠久,是省重点旅游风景区,如果能将涉及闽台民风民俗民具的古玩收集起来安一个“家”,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增加了新的景点,供游客参观,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利用早、中、晚或农闲时间,走东家串西家,寻找过去加工大米、小麦粉的石臼、石磨、石秤砣、石轱轮等石制品,并雇人肩抬或车运回家。后来,他收捡、收购的古玩扩大到古床、桌、椅,做糕、饼用的木制模具和陶瓷、灯器、农具、锁头、纸币、票证、书画广告作品等,收集范围也从本村扩大到本县和云霄、诏安、漳浦、泉州以及广东饶平等地。他发动各地的亲戚、朋友帮忙,将散落在老百姓家中、门口的各种古石制品、古典家具等给予收购,再雇用汽车、拖拉机运回家中擦洗干净。有人知道林财平痴情收藏古玩,会主动打电话给他报消息,有人还会将古玩无偿送给他。一次,林财平在诏安县林头村发现一块罕见的大石盘,直径1.25米、重100多公斤。他断定这块石盘不普通,于是以150元的价格收购,雇人运回东山。经有关专家鉴定,果然是一块清朝时期用于加工米粉丝的“粉丝归”石盘。

林财平在3个儿子的资助下,经过20多年的努力,收藏了大量的古石制品、家具、农具、工具等,但这些宝贝“无家可归”。去年初,他谋划盖几间房子创办闽台民俗馆。他说,自古闽台一家人。海峡两岸老百姓民风民俗民具相同,有的民具是福建传去台湾,有的是台湾传来福建,这里收集的古玩涉及海峡两岸,所以称“闽台民俗馆”比较合适,也有意义。全家人赞同和支持林财平的意见,多方筹措资金修建3间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大平房。林财平聘请原白埕小学校长、退休老师林镇财等老朋友协助整理,并请有关专家鉴定古玩的年代,分门别类,一一注明品种、年代等。今年5月1日,“东山岛闽台民俗馆”牌子挂起来了,为东山增添一个旅游新景点。(谢汉杰 朱少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