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8个项目确定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泉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8个项目名单确定,并正式向社会公布。

此前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9项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半个月。在公示期结束后,根据各界反映又新增了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术等9个项目,列为中华老字号的晋江灵源万应茶和泉州老范志神也列入其中。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九大类,在国家十大保护类别中只有曲艺项目空缺,共有68个项目,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

据悉,泉州市近期还将从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精选部分项目申报第二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计2项)仙公山传说、陈三五娘传说

二、民间美术(计7项)

惠安石雕、泉州花灯、永春纸织画、泉州(李尧宝)刻纸、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惠安木雕、泉州妆糕人

三、民间音乐(计12项)

泉州南音、泉州北管、泉州什音、泉州笼吹、德化山歌、德化三通鼓、晋江深沪褒歌、南安道教音乐、永春闹厅、泉州大鼓吹、泉港打正鼓、泉港文管

四、民间舞蹈(计5项)

泉州拍胸舞、泉州踢球舞、火鼎公火鼎婆、泉州跳鼓、永春鼓坠舞

五、传统戏剧(计7项)

梨园戏、高甲戏、泉州提线木偶戏、南派布袋戏、打城戏、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咸水腔芗剧

六、杂技与竞技(计7项)南少林武术、泉州狮、南安“蛇脱壳”古阵

法、曾郁水操队、湖头水车阁、沙格龙舟赛、掷铙钹

七、传统手工技艺(计13项)

德化瓷烧制技艺、安溪蓝印花布、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术、泉州古船模制作技艺、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惠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营造技艺、泉州杨阿苗民居营造技艺、晋江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泉州蚵壳厝营造技艺、泉州竹编

八、传统医药(计2项):晋江灵源万应茶、泉州老范志神九、民俗(计13项)

惠安女服饰、埔女服饰、南安英都拔拔灯习俗、闽台对渡(海上泼水节)习俗、泉州闹元宵习俗、闽南祭祖习俗、闽台博饼习俗、闽台东石灯俗、安海端午“嗦口连”习俗、抢七星灯习俗、东祭十班

习俗、德化纸狮习俗、粗脚头

(记者张文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