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黟县西递游人如织,但细心的游客发现,当地村民正开展“保护遗产、人人有责”的主题宣传活动。6年前的这天,西递全体村民签名承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并确定当天为全村的“世界遗产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村民们都要组织各种纪念活动。
30年前的黄山的确不像今天这样热闹,因为当时的旅游在中国既不被视为一个行业,也不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1979年7月,邓小平登上了黄山并高屋建瓴地指出:“要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从此揭开了黄山发展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序幕。
在近30年改革浪潮中,黄山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打出去”到“国际化”的历史性跨越,使黄山市这个昔日的山区小城,崛起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
念山水经做强旅游产业链
有2200多年历史记载的黄山,山川秀美,地灵人杰。1979年夏天,黄山迎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亲临视察,并因这位伟人著名的“黄山谈话”再度名扬中外。从那时起,我国现代旅游业从黄山发轫,并推动着这个以传统农林生产为主的典型山区大步迈向现代国际旅游城市。
在改革开放之初,黄山脚下的老百姓向游客兜售土特产时还遮遮掩掩,但他们很快就尝到了甜头。于是,从不知“旅游”为何物的各地群众竞相效仿,在黄山大地引发了一波波全民办旅游热潮,逐渐形成了以黄山风景区为中心,以西递宏村、太平湖、齐云山、屯溪老街、棠樾牌坊群等为节点的伞状旅游格局,许多山区群众依靠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
由单一的旅游观光接待,延伸拓展到各个环节和相关行业。1987年黄山市建立后,确立了“旅游立市”的发展定位,旅游成为全市最大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黄山风景区跻身全国首批5A级景区,成为我国最早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目前,黄山市共开发各类旅游景区(点)数百处,旅游从业人员达20万之众,旅游总收入超过百亿元,接近全市国民经济的一半。
做徽文章引领乡村旅游路
黄山市是徽商故里和徽文化的发祥地。改革开放30年来,黄山市以乡村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为突破口,推动旅游产品结构升级,使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成为旅游的直接受益者。
西递村是黟县的一个古村落,上世纪80年代初,在前来考察的清华大学一位老师建议下,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办起古民居特色旅游,如今这里每年接待中外游客60多万人次,村民年人均旅游纯收入就超过5000元。
作为全国起步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黄山市以徽文化和原生态为内核,以农民为主体,初步形成了环黄山风景区乡村旅游圈、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和徽文化乡村旅游片,涌现出一批古建筑、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特色文化主题村和花卉盆景、茶叶水果、生态休闲等特色农业村,开发了接待服务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各类乡村旅游景点近百处,游客接待量占全市旅游接待总量的一半以上,有10多万农民实现了就地就业,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新农村建设之路,让独具徽文化魅力的乡村旅游快步走向世界。
打黄山牌迈向国际旅游城
“没有改革开放,不可能有黄山的旅游和黄山的今天。”改革开放30年来,黄山人始终牢记小平同志“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嘱托,坚持“旅游立市”的发展定位不动摇,强力推进黄山旅游在产品、营销、人才、服务、资本等方面的国际化进程,初步建成了皖浙赣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立体交通枢纽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框架。
近年来,黄山市积极开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合作,与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的8个城市结为友好交流城市,黄山风景区也与瑞士少女峰、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等互结友好景区,并在首尔、香港等主要客源地设立办事机构,开通了直飞韩国、日本等国的旅游包机,加大黄山旅游在境外市场促销力度。同时,通过举办或承办每年一度的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东盟高官会议、第六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34届环球洲际小姐世界总决赛、首届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第四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世界500强高峰论坛等活动,扩大和提升黄山旅游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