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扎实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等指示精神及全年培训旅游从业人员1000人次的任务要求,市旅游局以“强化培训质量、扩大培训效果,提升服务技能”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积极为旅游目的建设和旅游产业突破做贡献。
一、科学安排授课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为使全行业员工正确理解和把握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内涵,准确宣传和讲解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提高旅游营销理念和管理水平,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和事故防范能力,树立良好的旅游行业素质形象,年初以来,市旅游局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调整,科学合理安排授课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培训。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经过深入踏察和多方论证,《阜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国家和省旅游管理部门评审,正式开始施行。在3月28日—30日举办的“2008全市导游员年审培训”中,市旅游局副局长陈琦亲自为培训班学员授课,向学员介绍了旅游规划制定的科学依据和市场理念,详细讲解了阜新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使导游员对我市以海州露天矿世界工业遗产为主体,以瑞应寺、海棠山藏传佛教东方中心和大清沟沙湖林海休闲胜地为两翼,以中国玛瑙之都旅游纪念品、蒙古族风情为支点的旅游发展框架有了深入理解。
2、加强导游讲解艺术与技巧培训。今年是奥运年,也是我市晋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第一年,市旅游局适时提出全力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工作目标,并与沈阳旅行商签订了输送游客协议。根据我市地接市场要求,市旅游局副局长韩丽杰下景区查史料,访民俗专家,主持编辑了《阜新导游词培训教材》,填补了我市多年没有旅游景区统一讲解词的空白,并从导游讲解的方法技巧和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对全市导游员和旅游景区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辅导,对我市旅游品牌、旅游产品亮点进行了重点讲解,为提升全市导游讲解水平、迎接地接市场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3、加强导游人员的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培训。针对年初以来我国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及“3.14”等人为事件的发生,根据旅游行业高风险等特点,结合全市奥运安保任务要求,市旅游局加大事故防范和应急培训力度。首次与市“红十字”协会联合举办“旅游急救培训”,组织专业教师讲解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等技能,为每人发放了临时救护包和急救图书,并现场演示游客在旅行或住宿过程中发生事故时,导游员应采取的包扎、人工呼吸、搬运伤病患者等紧急救护措施,使导游员进一步加深了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加强旅游景区包装营销与经营管理培训。根据建设知名旅游目的地的任务要求, 4月8日至9日,市旅游局与海棠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举办了首届“阜新市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培训班”, 海棠山景区全体员工及海州矿、瑞应寺、大清沟、三塔沟、白泉寺等重点景区负责人100多人参加了培训。聘请省内知名旅游专家、教授授课,以海棠山景区资源特色和经营现状为重点,借鉴国内外旅游景区经营包装的成功范例,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体会和实践经验,对我市旅游景区的品牌提炼、形象包装、市场定位、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礼仪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非常有见解、有创意的经营、营销和服务理念,有力提高了全市旅游景区的包装营销、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水平,
二、调整授课教师,提高培训质量
为提高培训质量,市旅游局对每次培训都进行调查,及时调整不称职或学员反映不好的授课教师,同时聘请省内知名旅游专家、学者来阜授课,帮助学员提高理论水平,提升观念,开阔视野。
1 、聘请省内高校知名教授来阜授课。从年初开始,市旅游局先后邀请辽宁大学和沈阳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旅游营销和市场开发专家肖升、王晟伟教授,沈阳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任辽宁省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出题组成员10余年的韩福文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系主任、青年教授陈才来阜授课,从世界旅游市场格局及市场发展趋势、旅游市场营销的定位研究到旅游市场营销的方式等方面对学员进行了讲授,为学员带来了新鲜的旅游市场前沿理念和经典案例,好的产品要有好的宣传促销手段,才能让我市高品位的旅游产品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阜新,走进阜新。
2.邀请省内旅游界权威专家来阜授课。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要素,邀请省旅游局规划处处长、国家星级酒店评委会成员、全省酒店营销管理专家王培荣来阜,为星光酒店进行市场定位和礼仪培训,为迎宾馆申报四星级酒店进行指导和培训,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为学员们带了非常精彩的讲述,并就各酒店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和思考,提高了学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培养年轻骨干教师。为培养和提高我市旅游教育培训师资力量,对历次培训中学员反映较好的市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毕业于湖南湘潭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富有礼仪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刘晶进行重点培养,在每次聘请全省知名旅游专家、学者来阜新授课时,都邀请她参加,有效提高了她在仪表仪容、仪姿仪态、餐饮礼仪、导游礼仪、接待礼仪等旅游服务人员必备的礼仪常识方面的知识水平和授课技能,并聘请她为全市导游员进行礼仪知识培训,效果显著。
三、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增强培训的灵活性
针对全市旅游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年龄小、经验不足、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市旅游局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有效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经验。
1.课堂授课与实地演练相结合。在每年的导游员岗前培训中,由专业授课教师讲完理论课后,都组织全体学员到景区以游客身份、按照游客行程游览景区,请我市优秀导游员进行现场示范讲解,加深了新上岗学员对我市民族文化底蕴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重要性的认识,使学员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吸引游客最有利的法宝。沈阳师范大学王明锐副教授在讲授《旅游企业服务礼仪》课程时,请学员当模特上台参与演练,学员们既得到形象学习,又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2.理论讲解与经验传授相结合。市旅游局针对近年来国内旅游事故频发、旅游投诉案件日益复杂等问题,结合我市旅游业经营过程遇到的实际情况,邀请从事旅游工作近20年、富有出入境旅游接待工作经验的沈阳青年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倪琛善来阜授课。针对旅游业经营过程存在的问题,请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大连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大连华夏旅行社总经理李晓军讲授《旅行社经营技巧》。学员现场提出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教师根据亲身经验现场解答,有时拿出一个问题大家共同探讨,形成台上台下良性互动局面,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
3.口头传授与课件演示相结合。为使学员更直观、形象地了解旅游基础知识和服务技能,市旅游局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教师富有个性的口头讲授与变幻丰富的课件演示相结合,使一些传统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通过图形显示、动画模拟、文字说明等手法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出来,构成了“声像同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清晰直观”的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达到双重互动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学员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培训效率,丰富了培训内容。
四、扩大培训规模和层次,树立培训品牌形象
随着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旅游品牌的进一步确立,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全市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市旅游局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和层次,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质量。
仅上半年,市旅游教育培训中心就先后举办了导游员年审培训、新持证导游员岗前培训、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培训、辽宁省旅游行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及星级酒店管理人员培训等5个班次,共培训旅游从业人员800余人。从普通的旅游行业员工到中高级旅游企业负责人,从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业务水平到服务标准、礼仪规范等各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全行业的精神风貌和服务水平,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
在培训工作中,市旅游局本着让参加培训的学员“省心、省事、省钱”的原则,以“巩固、提高、促进”为服务目标,坚决不以盈利为目的,全心全意地为学员服务。每一次培训前,分管副局长都亲自带领相关培训管理人员考察培训场地,督查餐饮卫生,从课程安排到聘请老师、学员的组织管理都全程参与,严格把关。每次培训结束后,培训中心都向学员发放意见征求表,总结培训经验,不断完善提高,进一步树立了培训品牌的良好形象。
在前不久结束的辽宁省旅游行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上,来自大连的李晓军教授为市旅游局的精心安排和学员的求知热情所感动,深情地说:“近几年来,我一直在外讲学,走了很多城市,阜新市旅游局对学员的组织管理是最好的,阜新学员的求知欲望是最高的,阜新 ‘旅游人’是最敬业的!”他表示,今后可以随时来阜新“授业解惑”,愿意为阜新的旅游产业发展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