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一逛玫瑰花竞相开放的观赏园,住一住东北的农家小院,再尝一尝刚刚摘下来的大红樱桃……来到沈阳市东陵区王滨乡,你可以在像世外桃源的农家院中吃美味食物、欣赏特色文化。农家院特色旅游在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让当地的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随着东陵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工作的开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农村公路网的改扩建、实施自然资源保护等措施,使“大路”和“绿色”盘活了“两厢经济”。
地处沈阳东南山区的王滨乡多年来一直是贫困乡镇,交通不便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瓶颈。2006年,途经王滨乡的苏赵线的改扩建,为当地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而随着对东南山区实行封山育林,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东陵区财政每年将增收部分的60%用于支持东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东南山区王滨乡等乡街从2002年起开始实行封山育林,几年来,通过采取退耕还林、农田林网等措施进行植被覆盖,有林面积增加了529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3.96%提高到20.09%。
“大路”的盘活、“东部青山半入城”生态景观的显现,使绿色生态游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王滨乡向阳花农家院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分为餐饮住宿、种植、养殖、采摘、观赏5个区域。向阳花“伙房”内的大铁锅、高粱秆盖帘、木锅盖、高粱穗刷子;“社员之家”铺着老式炕席的长土炕、小炕桌、屋地上随意摆放的葫芦头,真实地再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北农村的生活风貌,令老一代人备感亲切、年轻一代充满好奇。院内池塘内游动着千尾观赏鱼类;栽植的几千株来自荷兰的红、粉、白三种颜色的名贵玫瑰花竞相开放;数十棵果树已结青果,10余种没有添加化肥与农药的蔬菜及农作物,百只散养鸡、鸭、鹅,这些绿色无公害禽蛋以及收获的各种蔬菜、作物成为制作正宗满族传统美食、地道农家饭菜的原料。目前,全乡像这样规模与服务范围的农家院共有5家。“鸿运来”农家院的主人孔强一家四口人,有10亩地,以前靠种地年纯收入6000元,勉强维持生活。“今年,我开了这个农家院,主要以餐饮为主,这几个月来,每月纯收入8000元不费劲,好日子在等着我们哪!”孔强乐呵呵地说。王滨乡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疙瘩沟大片原始山林、沈阳市知名品牌白酒生产厂家、全市最大最新鲜的农副产品露天批发市场,还有被列为东陵区农民研修基地进行重点扶持的灵芝、树莓、寒富苹果等多个栽培项目,非常适宜发展生态旅游业。今年上半年,王滨乡的财政收入达到300多万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