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寄哀思 淮安周恩来纪念地成为周边学校的精神家园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4月5日,正是清明,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纷纷打着队旗,排着队伍一批一批地走进周恩来纪念馆、故居,举行演讲比赛、宣誓仪式,祭奠周恩来总理。在众多的校旗中,游人还能看到来自南京、扬州的队伍。周恩来纪念地成为周边几十所学校清明节开展活动的社会课堂,寄托感情的精神家园。

针对清明期间,学校团体学生量大人多的特点,周恩来纪念地对安全保卫和讲解接待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周恩来纪念馆、故居一律对学生团体免费开放。全系统工作人员从局长到办事员全部挂牌上岗。全系统统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排除安全隐患,针对学生常去的湖边、井边等重点岗位加强值班,确保学生参观安全、有序。周恩来纪念地针对学生听众的特点,对讲解词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并为学生团体免费讲解,就是中午也安排两人坚守岗位。

来自楚州城郊中心小学的学生步行了十里路来到周恩来纪念馆,整齐的步伐伴着“学习总理精神、争做楚州新人”的口号,成为景区的一道风景,赢得外地游人的喝彩。城北小学的两百名学生被纪念馆盛开的海棠吸引。海棠林里100株海棠是1998年周恩来百年诞辰纪念日,来馆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的百名国内著名演员集体栽植的。讲解员告诉同学门:周恩来最喜爱的花是海棠花。在周恩来生活和工作了26年的北京中南海西华厅里满院都是海棠。他在工作之余,就和夫人邓颖超一起看海棠、说海棠、品海棠。学生们一边听,还一边用笔记录,没有一个学生去攀折海棠花。还有些学校在周恩来故居举行团队活动,为故居打扫卫生。

清明期间,周恩来纪念馆、故居还积极深入学校、机关宣讲周恩来精神。(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