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乐在为游客介绍云洞岩景点)
“云洞岩,原名石壁山,地方志记载,山上有石室,深广一丈见方,天将下雨时,云从洞里冒出,雨霁天晴,云又收回洞中,故名云洞岩,俗称洞仔岩……”听着云洞岩风景区导游黄永乐滔滔不绝的讲解,众多游客情不自禁地赞叹:“他简直是云洞岩的活字典!”
1982年,云洞岩景区成立管委会,已近而立之年的黄永乐有幸当上一名导游员,从此与云洞岩结下不解之缘。刚开始游客不多,一年下来只有数千人。尽管这样,他还是乐此不疲。没有喇叭,他就扯着嗓子高声讲解。黄永乐讲解风趣、生动,很受欢迎,许多游客一来到景区,就指名道姓要请他。黄永乐风趣地说:“我嗓子就是那几年喊破的。”
随着云洞岩景区影响的扩大,游客越来越多。景区管委会为每位导游员配发一个电池喇叭。黄永乐拿到电池喇叭的那一天晚上,抱着它睡觉,爱不释手。
黄永乐坦言,当导游决不是一件轻松的活,有时最多一天带3批游客,爬上爬下就要6趟。他幽默地说:“一趟是锻炼,两趟是磨练,三趟是苦练。”
在观赏云洞岩风景区的途中,黄永乐讲解得很流畅,“雄峰危石”、“山壑幽洞”、“摩崖石刻”等静物背后的故事,可谓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在黄永乐看来,让游客拥有一趟难忘的旅行,导游既要介绍优美风光,还要告诉大家这些景点的内在美。云洞岩石刻有200余处,许多石刻书法独具风骨,如夫子朱熹、学士丰熙、考功林达、方伯周瑛、尚书陆完、郡守张鹏、古文学家王慎中、会元陈常夏、状元马负书等,都具有一定代表性。要把石刻上的古文准确地翻译解读,这对于高中没毕业的黄永乐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为此,他自费购买《古今汉语字典》、《古今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认真研读。几年下来,他不仅完成了全部石刻古文的翻译,而且编写了一套导游词,导游时能精彩演绎出其中的典故,使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黄永乐说,游客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龄性别、不同的兴趣爱好。讲解工作要区别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不能千篇一律。对小朋友要以生动活泼的故事教育启蒙;对青年人就以严谨可行的典故取胜;对中老年人则要轻松、幽默。
如今,黄永乐已到退休年龄,但他不愿意退。他说,我身体还很硬朗,景区需要我,我也离不开朝夕相处20多年的集体,“我准备一直干下去,直到成为一名银发导游。”
黄永乐除了继续做导游外,还传帮带年轻一代的导游员,并参与编写《云洞岩民间故事》。今年以来,他参与云洞岩创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有关资料的整理工作。(林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