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福建日报推出“海峡西岸20城市30年发展巨变系列报道”。8月1日,该报在第5版(“全景海西”专版)头条位置刊发题为《赣州:从“对接海西”到“共建海西”》的专题报道,反映我市“从体制机制着眼思对接,从基础设施着手图融入,从产业发展着力谋共建”的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现予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赣水苍茫闽山碧。”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中写下的诗篇,早就把江西和福建紧紧联系在一起。70多年前,从赣南和闽西红土地出发的长征,奠定了新中国胜利的坚强基石。
时至今日,随着海西建设的深入推进,赣水闽山更是紧密相连。
炎炎七月,站在赣州城区的郁孤台上放眼四望,一座崭新的城市尽收眼底。“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赣州市委的这一决策与实践,让这座古城有了新理念、新思路,焕发出新活力、新气象。
改革开放以来,赣州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80年至2007年,赣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1%,高于全国和江西省的平均水平。尤其是2003年市委提出“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以来,年均增速更达到12.52%,成为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2007年,赣州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创下1997年以来的新高;财政总收入74.51亿元,增长31.5%,创下1995年以来的新高。赣州还被商务部评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城市。
赣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建发在接受采访时说:“党的十七大把支持海西建设写入报告,表明建设海西已上升为全国战略。今后,赣州将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加速融入海西发展大潮,为共建海西作出不懈努力。”
从“对接福建”到“融入海西”、“共建海西”,赣州以她的灵性、热情和智慧,探寻着自己的成长之路,加速了发展的步伐。
对接:从体制机制着眼
赣州作为江西南部历史古城,至今古风浓郁。每到此地,都有神会古人之感。
赣州有“宋城博物馆”之称。沿江而筑的宋代城墙,现在仍完好,城墙尽头,有国内罕见的瓮城。在城墙上漫步,可以看到章江、贡江汇成赣江。沿着城墙,可以走到八境台和郁孤台,亦可寻找到数以万计带有文字的城砖——铭文砖。
从城墙往江上望,在建春门外,一条浮桥轻盈横跨江面。这是宋朝已有的浮桥,至今仍是两岸居民交通要道。送菜入城的菜农、卖鱼的渔家,在桥上来来往往。
赣州还是一个安静内敛的城市,市民心平气和,易于交往,街上罕见争吵。
这样一块占有天时、地利的土地,虽说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明显的进步,但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曾经不尽如人意。而比发展滞后更令人不安的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人们的思维观念落后,政府的体制机制不活,产业发展的思路模糊……
差距带来了压力,压力催生了动力。迫切希望迅速崛起的赣州人首先从机制体制入手,搭建有利经济快速跟进和超常发展的平台,全市上下开展政策法规等十大体系建设,创造与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对接的条件,创优发展环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实现产业对接的前提。赣州首先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借鉴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大力进行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产权交易、口岸服务、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障等十大体系建设,前后出台10个主体文件和77个配套文件,清理政策文件270个,废止83个。
赣州市福建商会会长林阿龙,18岁就到赣州创业,亲眼见证了赣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赣州在体制机制上的巨大变化。1993年,林阿龙来到上犹县,县城水南大道是垫资工程。就是因为垫资,迟迟没人揭标。他与项目单位接触过几次后,感觉到这里的人很诚恳,可以信任。于是,他力排众议,垫资110万元接下这个工程,掘到了“第一桶金”。从此,林阿龙在赣州“对接福建”、“融入海西”战略中如鱼得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他进驻赣州,投资1860万元成立赣州市龙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目前,公司走上了以建筑为主,经营房地产开发、酒店,拓展机械设备、商品贸易、规模种养等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十大体系建设使赣州的发展摆脱了长期以来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的局面,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机制初步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快速跟进和超常规发展的对接平台基本搭建,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正加速聚集……无形的变化更为显著,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融入:从基础设施着手
改革开放之前,赣州仅有一条拉木材的森林小铁路,连真正意义上的火车都没有。而今,7万平方米的赣州铁路货运东站蔚为壮观。
这里,赣州“无水港”已初具内陆口岸规模,集装箱货物装卸设施基本齐全。采访时,我们看到,中海集运的2个国际集装箱货物正等待通过海铁联运列车从厦门港出口;海关、国检等口岸监管单位正在精心验放货物……
厦门港务物流有限公司业务代表汤熙说,赣龙铁路开通之后,赣闽海铁联运一年一个新台阶,2007年,赣州—厦门国际集装箱班列运输量达到1068标箱,今年上半年,业务量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
赣州市口岸办负责人表示,在“对接海西”的大背景下,2005年下半年启动的赣州—厦门海铁联运工程,开始显现其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支点作用,赣州将通过海铁联运,成为江西、成都、武汉等内陆地区和城市货物出海的枢纽。可以说,海铁联运已经将赣州与海西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这是赣州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从“对接海西”到“融入海西”的一个真实写照。
近年来,赣州主动加快与长珠闽在基础设施上的对接。目前, 赣州到厦门等福建主要城市的车程只需三四个小时。赣州与厦门之间的空中航线也已开通,被民航总局确定为改善中小城市航空通达性的唯一试点城市。
今年4月12日,赣州、龙岩两市政府达成共识, 商定赣龙铁路复线建设项目年底前立项,2009年底前开工建设。
同时,加速城市环境的融入。他们树立“规划也能创造新的生产力”的理念,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通过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产业聚集能力、人口吸纳能力、要素集约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构筑“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初现端倪。
共建:从产业发展着力
2007年末,以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为团长的厦门市党政考察团一行34人,到赣州市考察,并举行厦门市—赣州市加强海西建设促进区域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
赣厦两市区域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市的交流合作进入新阶段。厦门将在招商、物流、技工培训、旅游等方面给赣州提供支持,共同开创赣州和厦门区域合作的新局面。
这是赣州着力融入海西、建设海西,推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产业是合作的平台,只有借助产业的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近年来,赣州一直把福建作为经济协作的重点区域,每年都单独组团参加“9·8”投洽会。而福建也在赣州设立商会,开展经济协作的福建客商有数千人,合作资金达百亿元以上。
赣州确立大力促进开放型经济与内生型经济的融合、实现与长珠闽特别是海西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战略。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逐步实现产业的集群化,以产业的聚合和裂变,实现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以资源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产业为重点,加快构筑赣州新型工业体系。支柱产业加快形成和发展,钨、稀土、氟化工、脐橙等产业日臻发育成熟,四大产业集群快速壮大,对全市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以工业园为产业对接载体的工业经济板块已经形成,2007年,全市16个工业园区中有7个园区工业增速超过30%,工业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增长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代辛弃疾在赣州任职时写下的这一千古名句,似乎在昭示着一个现实——赣州融入海西建设大潮的脚步,正在不断加速,势不可挡…… (福建日报记者 卓新德 黄如飞 雷光美 赣南日报记者 钟义勇 李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