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全市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在市政府北四楼会议室召开。市委书记肖庆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郭承录,市政协主席焦天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曹永建,市人大常委副主任王俊英、邸亮,市政府副市长车安宁,市政协副主席田毅,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孟世祖出席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了具体安排部署。
会上,市委书记肖庆平作了重要讲话。指出,这次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是撤地设市以来召开的第一次旅游工作会议。撤地设市伊始,市委、市政府就站在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市着力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七年之后,市委、市政府再次重申:必须把旅游产业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投入更多的精力切实做大做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决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不断开创旅游工作的新局面。
肖庆平强调,要认清发展机遇,进一步坚定武威旅游必强的信心,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武威旅游整体水平,集中精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创出特色;二是挖掘资源;三是打造精品;四是强化宣传;五是夯实基础;六是规范服务。要强化组织领导,努力营造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政府主导上有新招数,在科学规划上有新进展,在市场化运作上有新突破,在合力推进上有新举措。增强全民办旅游意识,树立“人人都是形象,人人都是窗口”的观念,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郭承录主持会议并强调,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组织包装,下决心改善基础设施,解决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全社会宣传武威、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推动和促进武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市政府副市长车安宁在会上作了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当前及今后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集团化经营、全社会参与支持的原则,突出“一个龙头”(突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旅游品牌形象),着力打造“两大特色板块”(“历史文化游”和“沙漠休闲游”),重点推介“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以城区历史文化景点为主的历史文化游、以城东阳光产业示范园为主的沙漠休闲游、以天祝高山草原为主的民俗风情游),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品牌产品打造、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行业管理上有所突破),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总体目标是打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旅游品牌。经过5—10年努力,把武威建成旅游主题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管理有序、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
会上,四县区和市文化局旅游局负责同志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表态发言。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中央、省属驻武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县区发改局、文体局、旅游局主要负责人;重点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负责人以及市直文化旅游单位职工共180多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