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经过全市共同努力,平凉市的泾川“西王母信俗”、“庄浪高抬”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崇信“陇东民歌”、“崆峒派武术”、“平凉纸织画工艺”、华亭“安口陶瓷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保护名录,对“非遗”保护工作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
2004年以来,按照国家、省上的部署和安排,平凉市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挖掘整理,落实保护措施,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建立健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反复审议,确定保护项目,分类制作文本,积极进行申报,保护和申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12月 “华亭曲子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保护名录;2008年5月泾川“西王母信俗”、“庄浪高抬”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保护名录;2006年9月“华亭曲子戏”、灵台“灯盏头戏”、“皇甫谧针灸术”、崆峒区“春官歌演唱”、庄浪“高台”、“马尾编荷包”、泾川“西王母信俗”、“平凉剪纸”于被列入第一批省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崇信“陇东民歌”、“崆峒派武术”、“平凉纸织画工艺”、华亭安口“陶瓷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保护名录。
此外,全市有41个项目于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市级保护名录。
(平凉市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