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 继续减少人口,走纯旅游的发展方向
[红色] 顺其自然,就让这个岛屿跟着时代的进度自生自灭吧
[黄色] 人文与风景并举,重视发展文化艺术,繁荣人文社区
调查表之一
核心提示
槟榔中学的两位学生,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历时半年,完成了一份针对鼓浪屿人口变迁对其历史文脉传承影响的调查。由于内容翔实、数据严谨和极强的可读性,这份调查获得第22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槟榔中学学生郭馨和陈颖深入鼓浪屿调查半年,两位同学在鼓浪屿分两次共发放了68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66份,回收率82%。在获得调查数据之后,她们又在老师的指导下,继而查阅了鼓浪屿的概念性规划,及近年来政府部门主导的鼓浪屿纯旅游定位下人口结构变迁,从教育、音乐环境的变化,及人口变迁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开发鼓浪屿的同时,要对人口政策进行重新考量,人文与风景并举,繁荣人文社区。
现状
人文底蕴正在消退
据调查,造成鼓浪屿原住人口变迁的原因,有政府主导的“纯旅游”定位下的人口政策问题;民生基础设施不足;产业结构改变;就业、求学、依托子女照顾的环境改变;侨房清退和居民到国外定居;婚育人口少,出生率低。由此可以看出,小岛上中小学教育的萎缩,医疗保障日见式微与人口外迁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人口萎缩和人口成分的构成改变已经成为必然。而造成鼓浪屿文化底蕴消退的原因,有人口基数锐减和人口净增率呈负值,人口结构的变迁导致传承文化的原住民减少;文化名人和承载文化的原住民迁离鼓浪屿;传承历史文化的氛围消失等。
高素质群体渐少
人流量除了节假日期间相对较多外,平日较少,特别是夜间。从下午6时起,在街头巷尾看到的,大部分是老人。据本地居民反映,由于这里的小平屋租金便宜,从上世纪80年代末陆续开始,就有抬轿子的工人、搬运工、看护工和“野导”入住,目前正逐步形成了数量约6000人的群体。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说,这些人主要来源于安徽一带,文化背景较差。
五昼夜难闻琴声
为了取得第一手数据,参与调查的学生郭馨和陈颖9次登上鼓浪屿,实地观察鼓浪屿居民和游客流量,以及岛上文化生活,观看了“鼓浪屿钢琴艺术节”、厦门中秋博饼民俗节等活动。为了亲身体验晚间钢琴文化的现状,她们在笔山小学入住了5个昼夜,发现钢琴声稀疏得很。
建议激活鼓浪屿人文环境
在采集了详细数据,并由此对鼓浪屿人口变迁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之后,师生们就如何激活岛上民生环境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摘取部分建议。
建议一:组建文化组织
建议将厦门市文联放置鼓浪屿,下辖的书法协会、音乐家协会、美术家协会、舞蹈协会等的“创作基地”分别入驻,吸引艺术创作者、文学爱好者、音乐爱好者等来鼓浪屿暂住一年或几个月,在岛上把风貌建筑开发成艺术工作室。
建议二:创建土著协会
对曾经是与华侨创办或倡导下的产业、学校、医院、教堂应从历史上表示尊重,让他们愿意把根继续延伸到鼓浪屿,吸引他们重新回鼓浪屿,适时召开世界鼓浪屿人大会,建立“鼓浪屿土著协会”,下设“钓鱼会”、“唱诗班”、“花卉发烧友”……
建议三:升格艺术品位
及早把″将鼓浪屿打造成艺术“大学城”提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让音乐学校升格为鼓浪屿音乐学院,模仿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城对风貌建筑保护的做法,政府制定政策,吸引高端的专家或学生来此做研究,提升人气。
建议四:让鼓浪屿走上课堂
横向借鉴澳门、摩洛哥的市政开发经验,让文化通过“原住民”的原生态生活的品质中呈现,把曾经客居鼓浪屿的人文历史整理出来,在中小学开设“鼓浪屿简史”的校本课程,增强年轻一代对历史文脉的认同感,培养一批鼓浪屿文化的传承人。
建议五:开发小舢板旅游
把鼓浪屿作为厦门繁华中山路的延伸,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同时,开发小舢舨(海上黄包车)的富有闽南特色的交通工具,提供更多上岛交通的选择,有利于人员的往来,缩短百姓因厦鼓海峡而在心理造成的距离感,让鼓浪屿人口中空挂户的“原住民”回迁进来。
“建议六:丰富馅饼文化
把一时一事的“博饼文化节”改变成常态的“馅饼文化走廊”,展示馅饼的制作流程,并排队免费品尝进而购买刚刚出炉的“鼓浪屿馅饼”,美酒、咖啡、功夫茶的享有与博饼等游趣穿插其间,并以次遏止街头烧烤摊贩的恶性流行,提升鼓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建议七:规范小摊贩
鼓浪屿应该拒绝“超市”和“农改超”,鼓励规范合法的小摊小贩小店小铺,鼓励走街穿巷的形形色色的“个体户”,以此一箭双雕,增加人气和生活闲适方便度的双重目的,并有效地化解没有交通的困惑。
建议一:整修名人故居
借鉴加拿大“白求恩故居”的模式,全面修整岛上名人故居,故居门口以铜牌示人,内里照样居住居民,不对外开放,特殊人物的参观由房主负责接待,收取一定报酬,以酬养屋,以期不败。同时在此模式上实施大规模的老屋养护政策,修旧如旧,内里现代装修,以期“筑巢留人”。(数据由郑志生、陈锋老师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对于鼓浪屿未来的发展方向,各界人士各抒己见。您对鼓浪屿的未来持怎样的态度?(彭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