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完成规划设计、5月份开工建设、10月份建成布展……”这是近日祁门县项目建设协调会上,县委、县政府所决定的祁门县御医文化展览馆的建设进度表。祁门是新安医学的发源地之一,全县历代出过御医19个,是我国御医最多的县。但多年以来,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一直被忽视。眼下,在全县蓬勃兴起的旅游大潮之下,御医文化将被深度挖掘,成为继生态、祁红、目连戏、古戏台之后,祁门旅游多元化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祁门旅游发展脚步显得比较滞后,一度“祁门无旅游“的悲观论调喧嚣其上。但2002年底,县委、县政府大胆解放思想,将牯牛降观音堂经营权实行有偿装让,一举解决了旅游起步资金难题。在2003年非典之后,牯牛降旅游人次达到6万多,祁门旅游真正实现”零“的突破。祁门作为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区域之一,生态旅游自然是祁门旅游发展的方向。为此,继牯牛降观音堂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后,2005年,牯牛降九龙池景区也成功实现转让, 2007年,仙寓山景区开发,由此,祁门山岳旅游规模初具。
但一个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在经过四年的探索之后,祁门县决定要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2006年,结合新农村建设,该县提出了“环牯牛降旅游圈”的建设思路,以环牯牛降区域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溪、环砂、坑口、湘东四个古村落建设为重点,一方面加大投入,先后在这些村落中恢复了古祠堂、街道,修建了景点景观。另一方面着力挖掘文化内涵,打造自身的文化旅游品牌。祁门作为明代剧作家、《新编目连劝善戏文》作者郑之珍的家乡,目连戏文化氛围浓厚。2006年以后,该县相继恢复了历溪、马山、栗木三个目连戏剧团,并组织参加省市县各类大型活动,并定期对外演出。当年,目连戏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目连戏文化演出成为祁门旅游标志性符号之一。
在做好旅游和文化结合的同时,该县还积极实现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联姻”。祁门红茶是该县唯一国际品牌,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祁红振兴”战略下,祁门红茶从九十年代的困境中走出来,实现了质和量双增。为进一步推进祁红旅游,该县连续三年耗资百万举办国际祁门红茶节,投资建设了祁红样板工厂、祁红展览馆、祁红广场、祁红茶馆、祁红创始人胡元龙雕像,今年还将建设中国红茶城,祁红文化氛围空前浓厚。在政府着力做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一些祁红民营企业家改变过去只重生产不重营销的观念,利用自身优势,借助旅游东风,推销祁红。祁门县百年红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同意长期驻扎上海,向上海各界以及各国驻沪领事馆推介祁红旅游。在他的推介下,近年,韩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来祁门进行祁红旅游的络绎不绝。借助旅游推介祁红已经成为祁红企业家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
与文化的深度结合,与经济产业的联姻,有效提升了祁门旅游的内涵与档次。今年截至4月底,全县接待游客总数达到22万人次,其中,文化与祁红两种类型旅游占据20%左右。可以这样说:在祁门,一个以生态为主导、多元化发展的旅游格局已经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