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起到30日,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本届文博会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厦门市人民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台湾)、台湾电脑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主办,以“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为主题。
展会共安排标准展位960个,其中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整体亮相,参展企业达145家、展位数321个,占总组展展位数的33.43%。展会期间,将举办一场高峰论坛,以“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综合实力”为主题,并设数码科技与创意文化产业、艺术产业互动、景观造园艺术文化交流、新媒体艺术及视觉文化发展4个专题。
文博会之逛展馆
主会场展现各地特色
本次文博会主会场设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1号馆为主题馆。福州展示三坊七巷,泉州搭起了闽南民居,漳州把土楼也搬来了,三明展台就是一座由原木构造的特色民居。而台湾展区聚集了珐琅瓷、“台北故宫”授权的皇室羽毛工房等。“台湾艺术精品馆”展出杨英风等10位台湾艺术大师的雕塑与绘画作品;“台湾传统文化馆”以古色古香的城墙楼阁,展示台南“大天后宫”文化。“台湾文化创意馆”由68家台湾企业共同展出,以白色为主色调,着重展示了台湾文化创意的设计理念以及时尚文化类产品。
3号馆是博物馆。入口处,巨大的圆形墙面上介绍了福建拥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泉州花灯、德化瓷艺、厦门漆线雕等。两岸民间收藏馆则主要以不同展柜展示古陶、古瓷、青铜器、佛像、玉器、寿山石、木雕、唐卡及书画家作品等内容。二层展厅是影视科技·演艺馆,您可以体验互动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如果您是动漫迷,那数码娱乐馆不可错过,看到两岸精品动画、网络游戏、动漫衍生物等,可别花了眼。还有更牛的,就是二层展厅的长廊,台湾版画家林智信,创作了一幅彩绘木刻版画《迎妈祖》,长125米。
分会场 创意唱主角
在创意园艺分会场(园博苑),您可以看到兰花、盆景雅石、观赏鱼及珍稀树种。
在漆线雕分会场(禾祥西路204号的蔡氏漆线雕艺术馆、五缘湾的优必德七宝斋),碾细的砖粉、干如化石的陈年漆土、油渍斑斑的漆碗、竹刀……众多漆线雕原料和工具首次公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蔡水况的经典之作也等您欣赏。
在油画分会场(乌石浦油画村、海沧马青路油画一条街),厦门油画年产量占全球18%,其中乌石浦汇集了厦门过半的画师,以商品油画、原创油画创作、展示为主,还有画师现场作画。
在石艺分会场(忠仑公园东北园区内的惠和石文化园),专为文博会新建的景观建筑,展示福建的石文化,设有石文化走廊、石雕博物馆、展示中心和交流中心,室外设有主题石雕广场、石雕创作基地、传统石雕区、日式石雕园、欧式石雕园等。
文博会之精彩活动
《这一夜,women说相声》:今明两天19:30~21:30,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实验剧场,台湾戏剧大师赖声川带领一群女性演绎。
《艳歌行》:29日和30日19:30~21:30,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城市空间剧场,台湾汉唐乐府艺术团为您献上汲取了传统南音乐曲与梨园科步精髓,改编而成的古典乐舞。
动漫放映:11月28日15:00~17:00、11月29日~11月30日9:00~11:00,将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先锋剧场举行。
两岸美食文化展:11月27日~11月30日9:00~21:00,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西广场综合服务楼区域,向市民开放。
创意市集:11月27日~11月30日9:00~17:50,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东西走廊,您可以体验这种源于英国的集市,种类不限,只求原创。
厦门汽车运动暨创意文化展: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东广场举行,11月28日10:30~11:00有赛车宝贝秀。
宝岛风情婚俗及景观展:11月27日~11月30日9:00~17:50,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东广场,您可以免费参观。
大地艺术雕塑展:11月27日~11月30日9:00~17:00,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西广场举行。
80后静陶艺大赛:11月29日9:00~17:00,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西广场草坪开赛,向市民开放。
书画艺术品拍卖:11月30日10:00~12:00,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3号馆(博物馆)一层报告厅举行,您可凭身份证(名片)到厦门文化艺术中心东、西广场报到中心索取入场券。
油画作品拍卖:11月30日14:00~17:00,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3号馆(博物馆)一层报告厅举行,同上方式索票进入。
文博会之人物专访
一幅《迎妈祖》彩绘版画,长125米,走廊不够摆,只好呈多个“W”形展示。26日,记者在现场遇到了正在布置的作者———台湾著名版画家林智信。
他介绍说,全幅画中没有重复的内容,画面的构图讲求变化,人物面貌多样。同时,他利用中国长卷式的表现形式,拓展了画面里空间及时间的因素,又经由精心安排的几组场景,并以绕境队伍贯穿全图,使整体结构上展现出具音乐性的韵律感。
他告诉记者,自己在40岁时有创作这幅版画的想法,最后历经20年完成。多年来,他苦心搜集台湾各地的妈祖出巡绕境风俗图文资料。“每逢有庙会庆典,不管多远,我总会赶到现场观看,速写记载盛况作为素材。”创作中,他以时代性作为前提,使得当代的民间信仰景况忠实地呈现在画幅之中。因此,这幅版画能达到中国古代风俗画“成人伦、助教化”的艺术感染作用,将两岸特别是闽南和台湾的民俗宗教信仰活动,基本融汇在一幅长卷当中。
而弥足珍贵的是,由于印制难度非常大,《迎妈祖》只印了4幅。林智信说:“创作需要收集资料、草绘、刻版、拓印、彩绘等过程,由于当时刻版用的是三夹板,所以不耐用。”他透露说,目前一幅由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收藏,一幅在日本,一幅近期到德国参加展览,一幅就是这次带来展出的。(郑友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