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载把着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品质作为发展旅游的重点工作之一,突出发展“喜庆文化”、 “康乐养生文化”、 “民俗文化”、 “红色文化”、 “名品文化”等五种特色文化,这是把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后作出的科学决策,是推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上档升级,加快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县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了重新梳理,大手笔打造了四大精品景区,高规格地组织了系列推介活动,组建了华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同时,整合资源,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但随着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人们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着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品质,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品质,必须推动景区建设、服务水平“上档升级”。软、硬件水平是构成文化旅游产业品质的基础。纵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无不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功能、便捷的交通条件、一流的服务水准,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要瞄准更高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谋划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突出“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全力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塑造我县文化旅游品牌。
二是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品质,必须加快构建市场化运作机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除了政府主导外,还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用好市场的“无形之手”。纵观国内一些精品景区和文化产业集团的发展轨迹,其之所以能从小变大、从弱变强,都是娴熟地运用了市场化的手段。当前,在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市场化手段的运用还远远不够,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要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革,加强与重点旅游城市和重点客源地合作,面向市场做好旅游推介,构建起市场化运作机制。
三是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品质,必须牢牢把握“自主创新”的主题。审视一些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就会发现,虽然各地资源禀赋各异、发展模式不同,但都坚持了自主创新。无论是《印象刘三姐》的成功,还是“超级女声”的风靡一时,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创新,可以化资源为资本、化平凡为神奇。万载是“花炮之乡”、 “有机农业之乡”、 “百合故里”、“传统文化旅游名城”,只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去谋划、以创新的手段去推动,一定能使文化旅游产业的品质提升到新层次。因此,我们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让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周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