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灾区旅游恢复重建,及时掌握工作情况,3月上旬,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谷同志率队到德阳、绵阳市开展调研工作。调研组先后深入什邡穿心店地震遗址、绵竹年画村、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吉娜羌寨和安县等极重灾区,了解重建进展,指导基层工作。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相关旅游城镇、地震遗址、旅游通道和新建景点情况,听取了情况介绍。在棚花村,恢复重建工作初具规模,随处可见富有民俗特色的墙画和旅游标识牌,张谷同志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他鼓励农户重树信心,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完善农家乐功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德阳市市长陈新有同志、副市长杨思林同志在座谈中介绍了德阳旅游恢复情况。灾后,为尽快恢复和重振旅游市场,加快旅游业发展,增加旅游收入,德阳市各旅游企业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迅速规划出20余项、总投资在32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在对口援建方面,绵竹市旅游局与对口支援的江苏省已达成了共同出资3900多万元的遵道棚花村年画传习所及游客集散中心和九龙镇清泉村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建设的意向;什邡市旅游局充分利用北京对口援建的便利条件,引入北京市旅游局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做好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等工作,现已启动了沿山专用旅游公路的恢复重建和地震遗址区的保护、规划等工程。
张谷同志表示,灾区旅游的恢复重建是今年全省旅游工作的重点。围绕“一个工程”、“五大行动”,省旅游局将尽最大努力为灾区旅游的恢复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绵阳市副市长林新同志陪同调研组实地走访了北川灾后重建情况。北川县城地震遗址的保护管理井然有序,“5.12”地震和“9.24”洪水灾害原貌保存完整。目前,北川地震遗址公园的规划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已由上海同济大学完成。规划总面积为2173.63公顷,包括核心区、控制区和协调区,设计了纪念、展示教育、科学研究及配套服务等功能。遗址总体定位为人类历经特大灾难的纪念性遗址博物馆,设计理念体现了原真性、体验性、地域性和当代性。目前该项目已报国家发改委立项,计划3年建成。
在任家坪安置点,临时搭建的住所前面一排排货摊上,居民们正在出售各色羌秀和腌腊制品。去年10月以来,就有很多人自发来北川,感受自然力量的震撼,目前每天平均有近3000人。调研组还考察了北川县政府统一规划新建的吉娜羌寨和卓卓羌寨,依山傍水的羌寨风格独特,美观大方,在满足民居生活的前提下增加了旅游接待功能。张谷同志专门查看了农家乐的厨卫设施,对整洁卫生的环境表示赞赏。
张谷同志最后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地方各级党政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兄弟省市的大力援助下,灾区人民自强不息、心怀感恩、努力奋斗,恢复重建家园的信心和成效让人感动,更让人敬佩。灾区沿线旅游资源富集,地震遗址成为新景观,各地政府将旅游业发展定位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旅游的带动性实现富民惠民,具有远见卓识。在重建中没有搞简单的恢复,而是长远规划、提升档次、深度开发,将生存与发展统筹,旅游与富民结合。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还应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借鉴好的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