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合武铁路客运专线动车组正式开通,给安徽省旅游市场将带来新的变化。合肥等地的旅游业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培育新的旅游客源地,带动旅游产业上扬?
黄金纽带 中部“握手”长三角
4月1日上午7:50,崭新的动车组列车D3081次缓缓驶出合肥火车站,合武铁路客运专线动车组正式开通。
合武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东西向干线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合宁客运专线一起构成了中部地区与长三角的最短陆上通道。“这对增强中部与长三角地区经贸文化交流,推动中部旅游业开放合作,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开发,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分析说。
“合武铁路的开通,把合肥与武汉、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更加突出了合肥东联西扩的地位,更多的资本、人才会流入合肥,更多层面、更多领域的经贸交流活动将落户合肥,这对提升合肥乃至安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安徽省人大代表汪建中分析说。
“合武动车组的开行将改变两地居民的出游习惯。”安徽环球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徐华玉介绍说,两个小时车程拉近了两地游客的心理距离,两地之间一下子从“长线游”变成了“短线游”,这将大大激发武汉周边游客的旅游消费潜力。
对于武汉居民来说,动车组的开行,使得“华东游”更便捷、更实惠。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经理周建军介绍说,此前,武汉居民游黄山大都是汽车团,游客大部分时间在车上度过,玩起来比较累,今后则可以乘坐动车组至合肥,再经合铜黄高速至黄山,行程大大缩短。
增添魅力 提升合肥“中心”效应
长期以来,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长三角地区,一直是安徽省旅游主要客源地。随着合武动车组的开行,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及周边地区,成为新兴的目标客源市场。承东启西的合肥,如何利用这一旅游交通区位优势,吸引更多游客来皖游玩?
“交通便捷只是吸引游客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产品本身的魅力。”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李东和副教授认为,进一步提升、发挥合肥作为全省旅游中心城市的作用至关重要。从旅游出行角度看,合铜黄、合淮阜、合六叶等高速公路的通车以及合宁沪、合武动车组的运行,使合肥交通枢纽的优势进一步彰显。但在旅游产品吸引力上,合肥自身景点体量较小、档次不高,需要整合黄山、九华山、芜湖方特等精华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打造精品线路,进一步加强在周边市场营销力度。
“合肥应在火车站周边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和咨询中心建设,帮助游客轻松获取出行线路,更加方便、快捷地出行。”徐华玉建议说,合肥不妨仿照西安,成为全省旅游的集散中心,这就需要在硬件投入和服务项目上下大力气改进提高。
“借助举办中博会的契机,合肥市的城市面貌、文明环境得到很大提升,特别是酒店业的服务水平得到很大改进。”旅游专家魏小安建议,合肥应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的“软实力”。
区域合作 “抱团取暖”谋共赢
皖鄂两省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旅游合作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和长江中下游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两省旅游部门和旅行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湖北三峡江景别具魅力,安徽山岳风光禀赋一流,旅游资源互补性很强。此前,交通道路的不畅,影响了双方旅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随着高速铁路的通车,皖鄂两地旅游合作的手将握得更紧。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的大背景下,两省‘抱团取暖’,合作发展的意义就更为重要。”安徽省旅游局调研员于天厚介绍说。
“抢鲜合武城际高铁,打造畅快旅游新干线”。乘着合武专线动车组开行的东风,合肥旅游部门立即行动起来,推出了“合武高铁”千人游活动。此项活动受到武汉、黄石两地旅游部门和旅行社的积极响应。三地均表示,区域抱团联动,比各自单打独斗更有力量。
“相比较省内协作而言,跨省区域协作更为复杂,涉及到观念和体制的‘落差’、‘地方利益冲突’等问题。”旅游专家张志轩认为,双方合作应在遵循旅游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寻找那些互惠共赢的结合点,从而推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等细节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