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是一年之中最热火、最繁忙的公众假期,作为旅游大省的江苏再次经历了旅游高峰的冲击和考验。据省假日办的统计,全省接待旅游者1216.8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实现旅游总收入91.36亿元,同比增长28.8%。列入统计的306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473.03万人次,门票收入2.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29%。全省旅游住宿设施客房平均出租率达到82.7%,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全省旅行社组织公民出境旅游6841人次,与上年持平。旅行社接待57.13万人次,组团24.5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8.4%与7.6%。在交通方面,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进、出港人数同比分别增长62.7%与42.1%;据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常州、徐州、扬州、连云港8市的统计,铁路客运抵达量和发送量分别达到172.6万人次与171.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3%与4.6%;据上述8市的统计,公路客运抵达量和发送量分别达到717.65万人次与738.4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2.7%与15.7%。在餐饮、商业零售业方面,据8个主要旅游城市的部分统计,仅40家纳入黄金周监测统计的商业企业,7天里共实现销售零售额8.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除扬州以外的7市34家纳入黄金周监测统计的餐饮企业,7天共实现营业收入4507.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
短短的七天里,江苏各地的旅游接待人数刷新历史最高记录,旅游景区游人激增,旅游节目丰富多彩,旅游秩序良好,游客满意率高,安全事故不断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了持续的综合效应,促进了相关各行业的协调发展,从不同侧面再次折射出各地政府精心周到的管理能力与水平。有关专家在多年关注与研究江苏黄金周工作以后认为,黄金周工作是一个复杂多变、综合协作和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课题,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建立能经受住考验的工作机制和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随着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苏州成功举办今年国内旅交会,省内各地不断举行的商务会展活动,进入4月以后很多信息已经表明,江苏的旅游大潮提前到来:沪宁线上铁路客流翻番,新增开的动车组上座率超过了90%,多趟车出现了满员情况,各地的宾馆饭店客房入住率迅速抬升,部分城市甚至出现短期内“一房难求”的火爆现象。再加上“五一”黄金周期间江苏地区气温适中,降雨天气偏少,非常适合度假旅游。这些既让人高兴又让人担心的信息,已经将应对黄金周的工作放在检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高度上来。
早在三月下旬,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民航、铁路、公路客运行业已经预见到五一黄金周旅游发展的势头,同时也已经把备战黄金周的各项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围绕“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抓实抓好黄金周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和出行游客的安全。安全生产、公安、消防、质监、交管、食品卫生、工商、城管和旅游等部门针对旅游安全、交通秩序、车船运输、宾馆饭店、游乐场所、景点购物等进行大面积的综合整治,假日办还针对黄金周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编制各种应对预案。交通部门实现了全省公路客运联网售票,并且将预售时间提前到15天,铁路部门积极采取增开临时列车、加挂车厢等措施解决旅客增加问题,民航也及时开通往旅游热点和客源集中地区的新航线与加班航班。省旅游局通过强势传媒的平台,及时向社会发布黄金周期间全省旅游节庆活动与春季乡村旅游信息,主动为出游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各地的黄金周准备工作也是紧张而富有创意的。为了给海内外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空间,无锡、连云港市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动员市民节日期间主动把热点景区和交通要道让给外地游客。苏州在市区增设3家旅游咨询点,服务和传递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资讯,并在主要高速路口向出游的自驾车主赠送旅游交通图。无锡在市区和江阴、宜兴的5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4小时提供服务,全市各景区、宾馆饭店、车站、机场和大商场设置的数十台旅游信息咨询触摸屏,特地改版充实了大量中英文和图片。南京紧急调配700辆旅游车,同时在全市50%的旅游车上安装GPS监控系统。连云港市不仅招募了200名大学生志愿者充实热点景区服务岗位,朱浩副市长还亲临一线值班调度人员,确保游客安全。常州、无锡、镇江、扬州、淮安、盐城等市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平衡主次、城乡和近、远郊景区的游客流量,吸引更多的当地市民到偏远景区、市民广场和郊外乡村旅游点游玩度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黄金周里,江苏各地一些著名景区如瘦西湖、中山陵、花果山、拙政园、周庄古镇、鼋头渚、灵山胜境金山公园、天目湖、和云龙湖等景区,不断突破科学核定的最佳日接待量与最大日接待量,各地假日办适时指挥相关景区紧急启动各种应急预案,协调增加值班公安、武警人员,加强景区治安力量,开辟临时停车位缓解矛盾,规避一些热门景点因游客密度过高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确保平稳度过旅游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