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古典建筑及规划的登峰造极之地,现代建筑及规划的伤心地。
以下是本人从平民的视角选出的北京现代十大最差建筑,排名不分先后,非建筑师观点。
1. 中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大楼
此楼位于西便门立交桥南,紧临西便门角楼,三栋高高耸立的白色塔楼(至少25层以上吧)顶上加了三个中式的红色屋檐坡顶造型,好似三个瘦子戴了三顶红色的“小礼帽”,不中不洋,不新不古,可谓集天下之大丑于一身。
2. 交通部办公大楼
位于东长安街,仅临全国妇女活动中心大楼,外墙选用少见的深褐色,柱子高深,体形庞大,门面威严,线条粗硬,设计师根本未能考虑其与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协调与搭配,周边建筑均为白色等浅色调,造型舒缓,此楼便显异常的唐突。该建筑在北京建筑界已成为公认的败笔。
另外,位于朝阳门立交桥的外交部办公大楼,亦被西方专业媒体评为“象一个突起似个油炸面团 ”。
3. 中旅大厦
三元桥西北角,北京尽人皆知。此楼系加拿大华裔建筑师在京成立的“大地”建筑事务所设计(该所后解散),外部造型繁臃,哗众取宠。此楼的建设历经“八年抗战”,每遇国家下达压缩楼堂馆所建设的指令,此楼便只好停工以待……它是刻意追求创新而完全失败的典型代表。
4. 北京西客站
位于西三环东莲花池。造型看似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实际华而不实,仅屋顶的古典亭子造型,包括材料、结构处理及安装就花费上几千万人民币,而内部,包括候车室,交通流量,外部停车场等设计极不合理,根本未能体现设计的本意和主体-即候车行为及旅客,也就是未能“以人为本”。另外,北京西客站的施工质量之差也是北京90年代罕见的,大量使用伪劣产品,阀门漏水,照明昏暗。一大批贪污受贿的蛀虫因此工程而被捕入狱。北京西客站成了北京的耻辱。我们的设计师根本不明白此道理:即一个设计,功能的要求永远是第一位的。领导的好大喜功,设计师平庸…… 陈XT不就最喜欢这种有传统特色的建筑吗?
5. 中服大厦
大北窑立交桥东北角。里面的重庆“金山城”酒楼再火,也无法掩饰我们的悲哀。铅笔式的造型原想造就一只服装设计的金笔,可选材的糙劣,裙房立面的杂乱无章,在国贸大厦及航华科贸中心的映衬下,它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垃圾,北京规划中CBD中心区的垃圾。
6. 光华长安大厦
位于东长安街。柴盒的玻璃幕墙上一圈中式坡屋檐,典型的“穿西服,戴礼帽”,或称”陈希同式”的建筑。
7. 富华大厦
东二环十条桥南。号称“后古典欧式建筑中国版”。建筑大师张开济曾说,建筑在中国有四种形式,即“中而新,中而古,洋而新,洋而古”,最高境界是中而新,最差是洋而古。此富华大厦即为洋而古。
8. 东方广场
东长安街王府井路口。东方广场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它庞大的体积所造成的视觉冲击是负面的,它对东长安街主线条及王府井步行街造成的强烈压迫感是永远难以挽回的。
9. 北京电视台
西三环苏州桥。刻意追求电视塔的造型仿佛东施笑颦,缺乏远见的规划使它在三环路修好后便始终生活在立交桥的遮挡下。
10. 中国国家大剧院
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的这个价值3.6亿美金的玻璃怪物引起了90年代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界的震惊和哗然, 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在成功完成上海浦东机场的设计后, 把他的声誉象赌注似的压在了这个全玻璃的鸡蛋壳上。在京的上百位中科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务院强烈要求更改设计。
下面是美国《华盛顿邮报》有关于此的专题报道的摘录:
一九五八年以来,中国一直计划兴建一座国家大剧院,当时周恩来总理已下令拆除北京某商业区地段原有房舍备用。后来房舍被夷平了,但当时正值灾难性的大跃进时代,政府缺乏资金,计划被搁置了。自此北京城中总有块空地,后来部分空地用作巴士站和派出所。
一九九八年,上海大剧院落成,那是座落人民广场一端的一幢极体面的玻璃跟大理石建筑物。这时北京领导层猛然醒觉,上海已把首都比了下去。于是当局下令马上进行国际招标,结果招来四十四份标书,到最后却又全部否决,采用了并无投标的安德鲁计划书。
安德鲁表示,其设计引起扰攘,对此他并不感到惊讶。
他说,“在如此敏感的地方进行如此激进的工程,是难获所有人认同的。但他预期计划最终会被接受,一如法国接受埃菲尔铁塔一样。巴黎市民起初对铁塔颇为抗拒,但埃菲尔铁塔今天却成为国家的象征。”
对一些中外建筑师来说,安德鲁的回答是不可接受的。
加拿大建筑师柯克兰在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信中,称安德鲁的设计“十分糟糕”。他写道:“这是什么?是一个大鸡蛋?欧洲人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这类项目,是因这种东西不会被他们自己的国家接受……这个项目将会令中国人尴尬……请千万不要这样做。”
中国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前系主任张沙娜(译音)说,她对政府批准在世界空气中灰尘最多的北京建筑这个“玻璃蛋”感到惊异。
退休的著名建筑师陶崇真(译音)说:“这项设计表现了中国对现代派建筑的迷信,只要新奇就是好东西,但它一年后就会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