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拉卜楞寺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俺98年9月去了一次,反正是不想再去了。

当时是参加国家经贸委的一个会议,会议后,应代表要求,交通部组织我

们交通系统的一起去拉卜楞寺观光,于是免去了自己安排车辆线路之苦,也免去

了自己的费用开支。

凌晨6点,一辆中巴拉这俺们从兰州出发,前面有警车开道,行进快畅之余

还有点优越感。一路的大山沟壑,好在甘肃的公路建设要比宁夏好许多,全然没

有颠簸之苦。中午到了临夏回族自治州,一个依山傍水的魅力城市,只可惜偏远

了点,当地的运管部门安排了盛宴,最让俺们欣喜和记忆深刻的是当地的黄酒,

甜甜的,淡淡的,加热之后在高脚杯里枸杞的点缀下,晶莹剔透,只是不知不觉

中就高了 :-( 俺们一车人有一半是晕晕乎乎的上车,迷迷糊糊的到达夏河

县。

很小的一个县城,满街多是身着民族服装的老乡的身披伽裟(其实也就是

一块多年不洗的褐色布缠绕在身上)的佛学院学生,有点到了南亚异域宗教国度

的感觉。拉卜楞寺就在县城不远,放眼观去,许多殿堂相连,金碧辉煌,到也显

得壮观和神秘,令人肃穆,据说殿堂的金顶是纯金所造,俺的心里那个痒痒啊!

进得里面,扑面而来的浓重的酥油味差点将俺击倒,原来里面墙壁上是酥油画,

燃烧的是酥油灯。黑乎乎的殿堂里飘忽着几排酥油灯微弱的光线,缭绕的烟雾、

硕大的佛像、摇曳的飘带(就是从屋顶挂下来的那些东东),让人有点毛骨悚

然。

逃离了大殿,去了其它几个殿堂都大同小异。后来有个喇嘛导游用蹩脚的

汉语给俺们做讲解,可俺因中午的美餐和黄酒的作用再加上酥油味这么一冲击,

胃的兼容性出了点问题,只好找了个能晒到太阳的地方坐下不停的喝水……

来这里观光的人还真不少,一个单身旅游的年轻老外找人帮他拍照,俺仗

着早年习得几年鸟语,还记得几句就给他帮了忙,然后攀谈起来。原来他是以色

列人,独自从中东穿西亚过雪山走戈壁,就为专门游览具有民族宗教色彩的建筑

和地方风情。他几乎知道中国大多数的历史景点,却不知道宁夏,不知道西夏王

陵、不知道须弥山石窟、不知道俺们宁夏的回回也是信仰伊斯兰的穆斯林……

:-(

要说拉卜楞寺附近的景色就实在是&*&^%$$#@#%&*&^了,和俺们西海固那

不长树的荒山秃岭没有多大区别,唯一值得一看的也就只有保留完好的这些大大

小小的殿宇和历代皇亲国戚的赐品和赠品,如果不是作为考古和研究宗教文化历

史什么的,去一次足矣。

要看草原还是非呼伦贝尔和科尔沁莫属,这里……逊!

由于海拔高,又是在山里,气候和兰州差别很大,到了下午,大家就都冷

得瑟瑟发抖,返回的途中由于堵路耽误了不少时间,回到住处已经是子夜时分

了。

这次游览的代价就是感冒,持续了2个月的感冒……

俺想服用在拉卜楞寺买的藏红花,但同事说那药是给女人用的……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