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子“小姑山”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凌波仙子“小姑山”

风光旖旎的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65公里的大江中,素有“长江绝岛”、凌波仙子等称号。

碧峰飞峙大江心,是此山的独特风貌。远远望去,山峰虽然不高,但她跃江而起,中流砥柱,绝壁临水,似刀切斧削,气势非凡。正如陆游所赞美的:“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信造化之尤物也。”昔大禹治水,至此刻石纪功,秦始皇东巡,勒“中流砥柱”于石,《水经注》对此作了记载。盛唐时小孤山的名字,正式出现在诗人笔端,以其独立不倚而得名。说她小者,是为了区别于鄱阳湖口的大孤山。因山形像古代妇女的发髻,又名髻山。相沿日久,遂转小孤为“小姑”,好事者并把对岸的澎浪矶,索性说成“彭郎”,生发出许多小姑与彭郎相爱的美丽传说,使此山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历代文人多把她描绘成“凌波仙子”、“绰约佳人”、“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化身”。

曲径通幽启秀寺,是此山的神游胜境。启秀寺为唐代高僧马祖始建,以小孤秀过灵隐,故名“启秀”。山门辟在龙角石之西北麓,称“一天门”。门首嵌有元俞瀚所书的“启秀寺”和乾隆篆书的“灵昭江屿”石刻。洞门内曲径通幽,宛若一座神秘的仙府。右转入龙耳洞,可听潺潺涛声,仰窥洞井云天。左折经二嘉祠、灵官殿,可上阳光飘洒的阳台。出阳台东行十余米,便至规模宏伟的启秀寺佛殿。寺分先月楼、凌虚阁、天妃殿三部分,与南北两侧的临江轩、幽明钟、半边塔、海神龛、关圣殿、界潮祠、弥陀阁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寺前楹联是“碧汉空中悬古寺,白云堆里响残钟”。小憩此寺,似入“蓬莱仙境”。

烟鬟缥缈梳妆亭,是此山的绝妙奇观。由寺侧右折攀援而上穿过碧玉缠腰的竹林,可直达碧峰绝顶的梳妆亭。再从御诗碑前啸龙口穿桥而过,沿着环山石道顺亭攀登,可上东峰险崖的观涛亭,俯览海眼、拦江石诸景,蔚为壮观。亭为六角三层,构造精致,上有琉瓦饰顶,翘角飘铃,下有曲栏环护,古树幽篁掩映,游者或高踞亭上,或徘徊阶前,若从“梳妆”的特定意境欣赏,南望胭脂港,西观镜子山,北盼娥眉洲,烟柳婀娜,云霞出没,江山多娇。此时此境,朗诵坡翁“哦哦两烟鬟,晓镜开新妆”的绝唱,会使你乐而忘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