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
分类:亲子教养
作者:张鸿玉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页数:16K 224页
定价:28.80元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内容介绍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犯了错还死不认错?
.为什么孩子认为活着已经没有意义,找不到存在的价值?
.孩子有说谎和偷窃的习惯怎么办?
.我的小孩老是离不开镜子,该如何是好?
.孩子一直听见有人批评他、骂他,怎么会这样?
.我的儿子喜欢穿裙子,让做父母的如何面对?
.孩子害怕上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到底该如何去帮助这些孩子呢?或者说该如何去帮助这些父母呢?张鸿玉老师在本书中给出了绝妙的解决办法,从根源处帮助这些父母和孩子找到了问题所在,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本书与其他同类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张老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那就是孩子的错并不都是孩子的错,很多情况下,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方法有直接关联,所以要想解决孩子的问题,父母一定要先从自身开始找起,看看是否是我们的教养方法有待改进,相信本书会给你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作者简介
张鸿玉:1971年毕业于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其后数十年从事进出口代理业务,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人生经验极为丰富。曾任职进鸿汽车国外企划部协理、天下杂志副总经理,现任赛斯学派心灵辅导师、台湾民主纪念馆喜悦书房讲师。
除了与个案进行心灵对谈外,也在各教育机构与企业团体作公开演讲与课程;现在更藉由写作,开辟出一条崭新路径,与更多朋友达成心灵上的沟通。著有《爱他,就让他做自己》《爱自己的7堂必修课》《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等。
编辑推荐
“为什么你都不懂我的心?”孩子们经常迸出这句话。很多父母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却听不到孩子心灵的吶喊,反而因自己的恐惧不安,又把孩子推入进退两难的死胡同;也有父母总是想改变孩子,希望孩子听自己的话,当个“顺民”就好,不知不觉却给予孩子重重压力。其实,爱孩子很简单,就是纯粹因为“爱”而爱他,而没有任何期待。如果孩子能在这种无条件的爱中成长,相信一定自爱、自重又快乐,亲子之间的沟通绝无障碍。
目录(精彩连载中)
推荐序 让亲子互动成为最棒的连线
自序 你的孩子快乐吗
1 孩子怎么会那么拗/3
人类的每个行为,都具有意义/5
责罚,让孩子想要逃避责任/6
恐惧,让孩子害怕失败/9
接受错误与失败,让孩子无畏地体验生命/11
失败的恐惧,让父母伤害了心爱的孩子/14
接受与鼓励,才能激励孩子的心/17
轻松的父母,教养出乐观的孩子/21
强迫症状,是“害怕犯错”的副产品/23
修行,就是重新认识自己/26
信任“自然的结果”,能使生命更美丽、更光亮/29
失败中,有甜蜜的果实/31
2 我呼吸,只是为了我的父母/35
父母的期望,让孩子的负担沉重/38
每个孩子,都承接了父母的价值观/42
竞争与比较,让孩子恐惧与自卑/45
不喜欢自己的人,如同生活在地狱之中/48
无条件的爱,能让孩子自爱、自重/61
3 拒绝长大的孩子/67
孩子需要生长在安全、稳定的环境里/70
潜意识,帮助你“心想事成”/74
潜意识,拥有“无所不能”的力量/76
偷窃行为,来自于内在的空虚与匮乏感/81
缺乏安全感,让孩子“害怕分离”/85
真爱,是偏差行为最好的药方/90
4 为什么我一直想要照镜子/95
对外表过度关切,代表内在的不安全/97
恐惧,让关系相互依赖/102
夫妻感情不合,让孩子担心又害怕/104
外在的境遇,就是内在心灵的具体呈现/106
觉察自己,就是“认识自己”/112
潜意识,知道你所有的秘密/116
接受自己,变成“真正的自己”/120
5 拥抱火山的孩子/127
压抑情绪,容易导致精神性的疾患/129
身体,是我们最密切的“回馈系统”/133
精神分裂的患者,就是“相互冲突信念”的受害者/137
恐惧,是所有痛苦的渊源/141
担心,反而让事情更加“恶化”/143
整合冲突的信念,让孩子做自己/146
随心所欲,欢喜自在过生活/150
6 我好想穿裙子/155
每个生灵,都应该被尊重/159
我真的可以做女生吗/161
男人、女人,其实都是“双性的”/163
接受内在的“男灵”与“女灵”/166
每个灵魂,都想要成就自己/170
灵魂的选择,永远都是最有意义的/174
7 上学是个噩梦/179
“拒学”,其实就是“惧学”/181
单亲家庭,并不是一种缺憾/182
压抑情绪,使人产生暴力行为/186
没有“坏人”,只有受到“情绪困扰”的人/188
吸引力法则,左右着你的命运/190
恐惧,让幼小的生命害怕长大/193
接受孩子的本质,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天分/197
信任生命,才能找回力量/200
后记 别想太多了,你是个好妈妈啊
精彩试读
·亲子悄悄话
孩子:“我不说对不起,因为我没错。”
父母:“为什么孩子总是犯错?犯了错又死不认错?”
1、孩子怎么会这么拗
“姐姐很可怜,是不是?当妈妈处罚姐姐的时候,你会替她难过,你会同情姐姐,所以想要赶快把她拉开,对不对?”
“哼!我才不会同情她!姐姐她不乖,她不听妈妈的话,她犯了错,她被打死算了!”小男孩说着,情绪突然激动了起来……
为什么孩子的脾气那么拗?老是不认错?
“我的小儿子最近在学校一直出问题,让我很烦恼。”王太太带着六岁大的儿子来看我。她愁容满面地对我说:“这个月来,我已经到学校三次了,都是为了孩子在学校捉弄同学所惹出来的问题。这孩子不知怎么了,不但惹恼同学,到最后,还把老师给得罪了,所有的同学都出来做证,说是我的孩子先打了同学,老师要他跟同学认错、道个歉,就原谅他,没想到他却死也不肯,脾气拗到连我和他爸爸都吓了一跳,他的态度怎么会这么硬?只要说声『对不起』就可以把事情解决,他却像个赖皮鬼一样,怎么劝他,就是不开口。怎么会这样?这孩子的脾气怎么那么拗?”
人类的每个行为,都具有意义
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有着如王太太一般的烦恼。父母都搞不清楚,孩子的脾气怎么会这么倔强、这么拗?平日生活中,谁不曾犯错?当我们犯了错,通常只要道个歉,就会没事,这么简单的礼貌,孩子却偏偏做不到,真让父母们想不通——说声“对不起”有这么困难吗?如果孩子经常在学校与同学起冲突,却又不愿意改善自己的态度,这样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困扰,又怎么能让孩子安心地求学?
一般而言,当我们感觉某个人“脾气很拗”的时候,通常意味着这个人的性格比较耿直,凡事一旦有了定见,就不容易轻易地动摇,一定会坚持自己的意见,硬拗到底。但是像这样的人,也经常被视为是不容易变通,甚至是有些不讲理的顽固份子。
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具有意义的:某个人之所以会这么说、会那样做,不管他知不知道,其背后都有着他自认为合理与必要的理由。所以当一个人,他会那么地坚持己见时,在他坚持的背后,自然也有着某种心理上的需要。
人类的性格,除了与生俱来、与每个人特有的“感觉基调”外,为了适应社会上种种的变化与需要,为了让自己可以获得足够的安全与舒适,也会跟随着环境,逐渐地培养出一种自我保护的生存模式。赛斯说:“外在即内在”。一个人外在所有的行为与表现,其实都源自于内在思想的驱动。由于内在是如此思考,最后,果然就创造出一个如自己所愿的生命情境,所以想要真正的了解一个人,就需要去贴近他的心灵世界,一个人的脾气会那么“拗”,当然有他需要“拗”的道理啊!
责罚,让孩子想要逃避责任
王太太有两个小孩,大女儿目前读小学六年级,小儿子今年才进学校读一年级。王太太说:“大女儿做事情一向都是拖拖拉拉,不但做功课慢吞吞,还喜欢与我们做父母的顶嘴,所以经常被我和她爸爸骂到臭头,真是“白目”极了!弟弟反而比较乖巧,只要看到我们的脸色一变,他就会很识趣地,赶紧溜回自己的房间去念书;而且他总是很担心姐姐会被我们惩罚,所以每当我们在骂姐姐时,他就会在一旁拉着他的姐姐,一面紧张地喊着:『快走啦,快走啦,不要再说了啦!赶快走啦!』没有想到,在家里看起来这么听话的小孩,到了学校,却是另外一副性情。他怎么会是这样的小孩?我们总以为将来要出大问题的,一定会是姐姐呢!”
我望着坐在对面、紧闭着嘴巴、不时搓着双脚的小男孩,说:“大家都要你认错,怎么办?”
“又不是我的错!我干嘛要道歉?”他低着头,声音虽小,但还是努力地为自已辩护。
一个习惯推卸责任、不肯轻易认错的人,多半对“犯错”这件事,有着极为害怕与排斥的感觉。因为在成长的过程里,几乎每个孩子都一直不断地被周遭的亲人提醒着:“小心,不要做错了!”或者“你看,又出错了,怎么那么笨?”最可怕的是:“既然你犯错了,那么,当然就应该要被惩罚啊!”所以有谁肯承认自己做错事?有谁敢承认自己是一个既粗心、又没有能力的笨蛋?
“姐姐很可怜,是不是?所以当妈妈在处罚姐姐的时候,你会替她难过,你会同情姐姐,所以想要赶快把她拉开,对不对?”我这样问他,是想知道他对“被处罚”的害怕程度。
“哼!我才不会同情她!姐姐她不乖,她不听妈妈的话,她犯了错,她被打死算了!”小男孩说着,情绪突然激动了起来。接着又说:“哼!我爸爸也是一样啊!他喜欢喝酒,他也是不乖,所以爸爸也去死了算了!”
小男孩的话语,透露出他对于“不乖”与“该死”之间的关联,对于“犯错”他的确充满了恐惧。很明显地,在他的心目中已经认定了,犯错是件绝对不容许、也不能被原谅的事实。如果有人犯了错,就应该要受到严厉的处罚,而且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虽然爸妈在惩罚姐姐的时候,小男孩会感到害怕,但是心中又觉得,姐姐受到处罚,是理所当然的、是罪有应得的。
“犯了错,就该被罚”这样的想法,是来自于小男孩理性层面的信息,因为社会上所有的教导,都要求小孩应该要守规矩,要听从师长的训示,要做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人,但是小孩就是小孩,小孩天生就喜欢玩耍、喜欢调皮、喜欢尝试周遭一切新奇的事物,小孩的特质就是好奇,因为对未知的好奇,让小孩对这个世界里的一切感到新鲜,因此他想要去探索、去找寻、去体验,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珍贵、最快乐、最让人怀念的时光。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孩子是天真的、好动的,但是几乎所有的大人都企图去阻挡孩子的好奇心,都只想要孩子乖乖听话,一切照着父母的指令行事,这样才不会惹出什么事情来,所以多数父母都不停地指挥着孩子,应该要这样,最好不要那样等等,让孩子看起来好像很有礼貌、很守规矩,事实上经过这样的刻板教育之后,孩子原本所具有的自发性与可能性也一并被封杀了。
恐惧,让人害怕失败
生活在社会的压力之下,多数人早已经习惯了以“竞争”来获取自己更大的利益。“争先恐后”变成了生命的常态,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手脚不快一些,又怎么取得先机、独占鳌头?生活在恐惧之中的人,对生命的好奇心早就已经消失殆尽了,对许多人来说,地球根本就是个可怕而无趣的地方,许多人也深信,生命根本就只是充满了苦痛的地狱,所以大人带着自己的恐惧,用悲观与无知的态度去教育子女,又怎么可能让孩子学习到健康、有自信的人生观,又怎么能使他们相信失败与犯错是可以接受的、是能够帮助自己更成长、更美好的必要经验?
当小男孩看到姐姐频频受到责罚的情境时,心中会感到非常害怕,担心自己随时也有可能会遭遇到相同的情境。这种强烈的危机感,让他没有办法解除大难随时都可能会临头的压力,于是心中开始“反抗”。每当他看到姐姐快要被发怒的妈妈惩罚时,就会急着想要把姐姐劝离开现场,以免发生他所不想看到的可怕场面,而这种如影随形的压力,又怎么能允许一个人轻易地就承认做错事了呢?所以就算发生了鸡毛蒜皮的小错,也一定要坚持到底、死不认错,只要不认错,我就是安全的,既然错不在我,又有谁能惩罚我呢?死拗到底,当然是有必要的了!父母们常说:“我的孩子脾气好倔强喔!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绝不轻易地点头妥协,真是气人!”“这些孩子,怎么这么难搞?”现在终于知道了吧!话又说回来,孩子会如此的倔强,难道没有受到父母鸭霸态度的影响吗?鸭霸是不是比倔强更为强势?只不过父母的鸭霸,在“爱”的包装下,被合理化而已吧!
最让人不解的是,每个做父母的,都声称自己深爱着子女,但是他们心中最在乎的,却总是自己的感觉。我曾看到无数遭逢到情绪困扰的孩子,在与我的对谈过程中,由于太过于痛苦,而发出悲痛的嘶喊、呻吟,那种压抑下的悲愤,如野兽般的嘶吼,让人听了真的是心如刀割。亲爱的父母啊!如果你们是真心的深爱着孩子,怎么能忽略孩子心中的痛苦与压力呢?难道你们真的还要继续坚持,自己的教育态度是对的吗?
像小男孩这样长期地怀着恐惧与焦虑的情绪,任谁也承受不了,情绪所累积的焦燥能量,必须找到宣泄的出口,于是小男孩常常会在无意识下,不断地释放出内在的焦虑与冲突,这也是为什么这一阵子以来,小男孩会不自觉地常想要去招惹学校的同学,而在惹出麻烦后,却又坚持不肯承认自己错误的原因。虽然小男孩的焦虑情绪源自于家中想要逃避父母管教的压力,但由于父母代表着无上的权威,小男孩不可能去挑战父母的威权,只好去找同学的麻烦了。因为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实力也差不多,所以去挑战同学,当然就比较安全。许多在学校里喜欢惹事生非的小孩,几乎都可以断定,他与家中的亲人之间存在着许多情绪上与沟通上的问题,学校里所发生的冲突,只是问题的表相,是小孩发泄情绪的管道而已,真正的问题,都源自于家庭。
鸿玉老师的贴心话:一个人外在所有的行为与表现,其实都源自于内在思想的驱动……
更多请见《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