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宝宝在吃牛奶过程中或吃之后,表现为大声哭闹,且面色潮红或苍白,两手握拳,双腿屈曲于腹部,同时有腹泻、大便带有血丝。严重者还会出现荨麻疹、肛周溃烂、哮喘等症状。这可能就是牛奶过敏症。宝宝一旦患了牛奶过敏症,应立刻停用宝宝原来的食品,症状会即刻缓解。宝宝长到5~6个月后,肠黏膜发育基本完善,过敏症也就自然消失了。出现牛奶过敏症的宝宝,可停喂牛奶及其制品一段时间,采用代乳品,待宝宝肠黏膜发育完善后再行喂奶。
如果认为代乳品不如牛奶制品营养全面,可采用脱敏疗法,其方法是:发现宝宝有过敏症状,先停用原食品2周,改用代乳品,比如奶糕粉类、米粉类或羊奶等。2周后用鲜牛奶试喂宝宝1次,试用量在10毫升(约2汤匙)左右,如果略有变态反应,只要不会影响宝宝身体健康,可间隔3天再喂鲜牛奶15毫升。依此类推,每隔3天增加5~10毫升。随着牛奶量的增加,宝宝过敏症状不加重且逐渐减轻,则可在增加奶量的同时缩短喂奶的间隔时间,直到恢复正常喂奶。这种方法可让宝宝逐渐适应牛奶饮品,且不会造成营养失衡。此方法适合大部分牛奶过敏的宝宝。多数胃口好的婴儿吃奶多,生长发育较快,这些宝宝常常会有腹胀发生,这种腹胀称为生理性腹胀。具体表现为:宝宝腹部柔软,腹部的高度与胸部相平,大便正常,舌苔薄净,偶有口角溢奶,宝宝无不适感,睡眠正常。对这样的腹胀,妈妈不必焦虑。
鲜奶所含的矿物质比母乳高3倍,不易被婴儿吸收利用,容易造成腹胀。由于鲜奶所含的乳糖较少,婴儿还易发生便秘。如需服用鲜奶和全脂奶粉,应在奶液中添加1/4的水(即每4格奶里加入1格水) ,再加入5%的糖。在喂哺前用小火把奶液煮沸,奶液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块变小,以便婴儿容易消化吸收。妈妈也可以经常用手掌顺时针按摩婴儿脐部,每次5~10分钟,剌激肠的蠕动,有利于减少婴儿腹胀和改善排便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