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而耀眼的夏天,是小宝宝在户外最快乐的时光,游乐场、泳池边,到处都能看到宝宝们穿着小短裤、小短裙的身影。但是,由于衣装单薄、天气多变,夏天也是发生户外伤害最多的时间,妈妈们在带宝宝外出玩耍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应对!
夏日不同天气里的安全问题-骄阳似火时
孩子们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约为大人的3 倍。
然而, 孩子的皮肤内防护紫外线穿透的黑色素却很少,因而很容易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灼伤。而且,紫外线的损伤是一个不断加重的过程,它是有“记忆”、会累积的。小时候接受紫外线过多,虽然一时看不出来,但它的危害会累积下来,在长大之后体现出来, 出现色斑、皱纹, 患皮肤癌的概率也会提高。
外出之前的预防措施
● 户外活动可选择在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5 点以后,以保证孩子在温度相对低的时间出来活动。即便在这些时候,也尽可能让孩子在树阴下玩耍,避免阳光的暴晒。不做剧烈运动,以防孩子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 随时转移位置。特别是带着还不会走路的小宝宝出来玩,要随时注意调整童车的位置。因为太阳在不停地移动,光线也会随之变化,原来晒不到的地方,过一会儿就有可能就被太阳晒着了,随时调整童车的位置可以避免太阳直射宝宝。
● 给孩子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质地或真丝质地的衣服,颜色尽量浅一些,这样不至于吸收太多的热量,款式要宽松,便于透风。特别是在夏日的中午,外出时要给孩子戴宽檐、浅色遮阳帽,撑上遮阳伞,穿透气性良好的长袖薄衫或长裤。由于紫外线也会损伤孩子的眼睛,所以,不要忘了给孩子准备一副遮阳镜。
● 使用防晒护肤品。孩子外出活动时,特别是去水边或游泳池,身体暴露的部位如脸、耳、四肢,应涂上婴儿专用防晒露,6 个月以上的孩子即可使用。当孩子从水中上来后,一定要马上擦干身上的水珠,随后即披上浴巾。因为湿皮肤比干皮肤更容易让紫外线穿透,使紫外线加倍被吸收。
● 防晒霜被皮肤吸收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在出门前20 分钟到半小时涂抹是比较适宜的时间。
● 即使在阴天或雨天依然有部分紫外线穿透到地面,仅是比有日光的时候强度低一些,所以仍要做好防晒工作。
晒伤后的急救措施
● 轻微的晒伤,皮肤会出现红、肿现象及刺痛的感觉,此时要帮孩子擦些痱子粉或用冷毛巾敷,以减轻不适感。轻微晒伤快则两三天即痊愈,慢则需一个星期才会好。
● 严重的晒伤,皮肤除了出现红、肿现象,还会有水泡,且有严重的热痛感。这时一碰到皮肤,孩子马上会喊痛。此时暂不要为孩子换衣服,以免弄破水泡,并立即到医院诊治。
● 孩子晒伤之后,除了用药治疗外伤,应让孩子安静休息,多喝水,以补充失去的水分。另外,不要让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夏日不同天气里的安全问题-电闪雷鸣时
没有孩子愿意整天闷在家里和玩具做伴,他们渴望到户外自由地伸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 不过,天气不好的时候,你可要注意了!
夏季里,一些极端的天气也许会给宝宝带来伤害,比如炎热、暴风雨、台风等。爸爸妈妈们有必要了解一些预防的措施,做好防范准备。
电闪雷鸣时
夏天的雨以暴风雨居多,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暴风雨往往又伴随着打雷和闪电,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危险性。如果有雷电,就有遭到雷击的可能性。此时待在户外,危险性就更大。因此,带宝宝出门前,特别是去比较远的地方时,要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自己所要去的区域的天气状况。
如果有人遭到雷击
如果在户外
● 观察天空,是否有黑暗的云层、闪电、刮风。不要等打雷下雨了才急忙找地方避雨,看到云层变低(比如变黑、变厚),就要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 最好的躲避雷电的地方是到一栋坚固的建筑物里或者客车、轿车上,车窗一定要关闭,不要离开汽车。避免停留在小棚、野外、露天看台等场所。
● 如果周围没有庇护场所,也要注意远离树木,在开阔地要蹲伏在地上,与树木保持两倍树高以上的间距。两脚并拢,两手捂住耳朵,避免雷声对听力造成损伤。
● 如果父母、孩子是和很多人呆在一起,每个人之间要相隔2 米。
● 远离自来水及自来水管,因为水和水管都是导电体。这时候游泳、跋涉、潜水都是不安全的,也不要站在水坑处。
● 避免接触金属物品。远离晾衣绳、栅栏等物,如果父母和孩子身上背有背包,也要取下背包,因为背包上多半含有金属配件。
● 如果已回到屋内,一定要等到最后一次闪电或雷声响30 分钟后,才能出去户外活动。
如果在室内
● 不要用自来水。水是导电体,因此,在打雷闪电的时候,不要洗淋浴、洗手、洗碗或者洗衣服。
● 不要使用有线电话,闪电可能击中户外的电线,导致触电。也不宜使用手机,雷电产生的电波可能击中手机。
● 不要使用电器设备,比如电视、电脑或者其他电器,并且把插头拔下,保证安全。
● 不要靠近窗户、门,不要走到阳台上。
如果有人遭到雷击
● 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
● 受到雷击的人身上瞬间带电,因此其他人救护时,要戴上绝缘手套或用其他绝缘物接触受雷击者的身体,将其平放在干燥的地方,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夏日不同天气里的安全问题-狂风呼啸时
及时收听、收看电台、电视台关于强风暴的预报消息,做好抗风准备。风暴到来之前,首要工作是检查房门、窗户、屋顶是否牢固并关闭,如有损坏要修理,或临时把窗门钉死。室外天线要收回室内。家中备好手电筒( 装好电池) 等照明工具,贮好清水,备好粮食和不易变质的食品,以防停水、停电和交通受阻。准备好急救药品,预防不测。
刮风期间若正在行路之中,要注意瓦片、玻璃、木条等物从空中落下,还要随时留意路上是否有被吹断的电线,不要踩电线电缆,要绕道行走。
沿海,警惕台风
每年夏季,沿海地区都要遭受台风的袭击,台风所到之处,“杀伤力”极大。因此,住在沿海地区或要带孩子去海边旅游的爸爸妈妈要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有无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出现。
台风到来之前
● 制定一个灾害预防计划,保证每个人都知道一旦台风到来,应该到哪里去躲藏,也要给宝宝教授简单的安全常识。
● 在家里和汽车上都准备一个灾害预防包,包括一个急救包、罐装食物、开罐器、瓶装水、装好电池的收音机、手电筒、防护服以及如何关闭电源、气源、水阀的提示。
台风过程中:
● 待在屋里,将门和窗户关好。
● 如果你们一家人乘坐在汽车上,不要试图跟台风赛跑,要迅速离开汽车,躲到附近坚固的建筑物里去。
● 如果在户外,要尽量躲藏在沟渠中或者可以容身的低矮地方,平躺在里面。
水边安全防护-海滩
无论是你还是孩子,在炎热的夏季,都很难抗拒海滩的诱惑。但是到海里嬉水不同于游泳池,需要知道一些海水的特点。特别是第一次带着孩子到海边玩时,更要作好安全防范。
在海里,你可能会遇到强大的回头浪或者暗流。有的海流或暗流速度非常快,往往你还没有察觉,就已经被卷入海浪之中,被带离海岸。因此,一定要有一个成人始终陪伴在孩子身边。不管是你还是孩子,都有必要知道,如果被卷入海流,切记要沿着海岸的方向平行地游(走),而不是朝着岸边方向游(走),否则有可能被下一个浪头扑倒。等到不再感觉被海水拖拽了,再朝岸边的方向游回。如果觉得自己无法回到岸边,要立即挥手寻求救生员的帮助,或向离得最近的人求助。
在海滨浴场一般不会遇到鲨鱼,但岸边常常会发现漂浮在水中的水母。如果被水母蜇了,会非常疼痛,而且皮肤会起水疱。如果孩子被水母蜇伤,你又不知道如何处理,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海边特别提醒:
● 不要让孩子单独在海边玩。
● 不要越过安全区域。
● 如果海滩表面粗糙,布满碎石子儿,让孩子穿上凉鞋。
● 不要带孩子游得离岸边太远。
● 不要在靠近码头或桥墩的地方玩,如果海水突然涌动,有可能撞在码头或桥墩上。
● 用塑料容器装饮料,以防不小心打碎玻璃瓶被划伤。
● 游泳的时候要面朝海浪,这样你能随时知道海浪的变化。
● 海里的浪花有可能把孩子扑倒,因此要告诉孩子一定要跟在大人的身边。如果海浪变大,要马上上岸。
水边安全防护-湖泊或池塘
南方的孩子喜欢在溪流、湖泊或池塘中玩。在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玩时要特别小心,因为没有水深和相关的明确标示,所以你可能会面临更多危险因素。
有的池塘、湖泊里可能有凹凸不平的岩石、破酒瓶或者垃圾,如果赤足下水,这些东西可能会划破脚,因此如果孩子想下水,最好让他穿上凉鞋。另外还要提防水草,一旦被这些植物缠住,你越挣扎,它缠得就越紧。遇到这种情况,告诉孩子要慢慢晃一晃腿,再轻轻拔出,或者向身边的大人求助。
水中安全通用规则
不管是在海边、游泳池,还是在水上乐园、池塘,有一些安全知识是通用的:
● 提早让孩子学会游泳永远没错。孩子5 岁以后, 可以给他报个游泳训练班, 这样他在学习游泳的同时,也能掌握基本的安全自救知识。
● 如果是在户外玩水,要给孩子抹上防晒霜,并戴上太阳镜和帽子,以防止紫外线的强烈照射。
● 一旦有暴风雨要来临的迹象,要立即停止游泳或者泛舟。要让孩子知道雷雨天气在水里是十分危险的。
● 天黑时不要下水游泳。
● 无论在哪里游泳,都要在心情好、体力好的情况下进行。一旦在水中感到恐慌或疲劳, 要尽快上岸。
特别提醒:
● 溺水发生得非常快——有时候头部淹没到水中不到2 分钟,就已经难以挽救了。
● 溺水意外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在游泳池,在海滩,或者在池塘边。因此父母必须时刻守在孩子身边,并随时提醒孩子玩水的安全常识。
水边安全防护-水上乐园
海浪、水滑梯,这些好玩的项目,让孩子一到水上乐园就乐不思蜀。为保证孩子玩得安全,在到这些景点玩耍前,要事先了解每个景点的状况。并且,孩子在水上乐园玩的时候,要有大人陪伴。
在水上乐园,你要了解以下安全提示:
● 如果孩子不会游泳或游得不熟练,给他穿上救生衣。
● 每个景点的游玩规则都不同。每玩一个项目之前,先仔细阅读安全提示,弄清水的深度,看孩子的年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 让孩子听从救生员的指示。
● 玩水上滑梯时,要始终保持头上脚下的姿势。这是最安全、最正确的下滑姿势。
● 从一个项目到另一个项目玩的时候,让孩子慢慢走过去,不要奔跑,以防脚下打滑掉入水中。
水边安全防护-游泳池
游泳池、海边、小溪、水上乐园……当孩子在这些地方尽情玩耍的时候,别忘了水有时也会伤人!
游泳池
对孩子来说,玩水是夏日里最好的享受。当然,这样的享受必须以安全为前提。现在,让我们看看如何安全地让孩子在水中玩耍吧。
游泳池是炎炎夏日里一个美妙的去处! 还有什么能比和孩子一起浸泡在阳光闪烁的水池里更加惬意的呢?但是不要忘记,游泳池四周和底部都是如同岩石一样坚硬的混凝土,孩子穿得又少,一个打滑或者摔倒都可能会受伤。
你留意过写在池边那些大大的数字吗? 这些是深度标记——告诉我们在这一处的水有多深。带孩子下水之前,你要先看看水的深度。如果孩子已经会游泳了,或者胆子很大,千万注意不要让他从水浅的地方跳入池中。因为如果深度不够,孩子的头部有可能撞到池底,使颈部受到伤害。
在让孩子下水之前,你最好先自己试一下水温。如果水温过低,可能会使孩子的身体突然受激,心率加快。过冷的水还可能使孩子的肌肉收缩,难以活动开四肢。
那么,在游泳池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哪些?来看看以下这些建议:
● 保证孩子在游泳池里始终有大人监护。绝对不要在没有大人或救援人员监护的情况下,让孩子独自进入游泳池。
● 如果孩子已经可以借助漂浮工具自己游了,要事先检查孩子的漂浮工具是否正常。
● 告诉孩子在游泳池边要慢慢走,不要奔跑。
● 让孩子在安全的区域内游泳。如果孩子不会游泳,要让他待在浅水区。
● 告诉孩子在游泳池边不要推别人,也别让别人推自己,那样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 游泳气垫、游泳圈等物品是孩子嬉水的好“帮手”,但每次下水前要检查塞子是否牢靠,有无破损漏气的地方。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并不是套上它们就万事大吉,需要自己注意安全。
● 游泳时不要让孩子嚼口香糖或吃东西,这些食物可能会哽住喉咙,使孩子窒息。
游乐场-滑梯
很小的宝宝就可以玩滑梯了。如果你能牢记以下安全要求,加点儿小心,滑梯还是相当安全的。
● 孩子们在玩滑梯的时候,应该一步一步上台阶,同时手扶栏杆,爬到滑梯顶部。不应该从滑梯口倒着爬上去。
● 告诉孩子应该总是脚朝下滑,并且上半身保持直立。绝对不要让孩子头朝下滑,或者肚皮朝下趴着滑下去。
● 在滑梯的下滑段,一次应当只有一个孩子,也就是说,要等那个孩子滑下去以后,上面的孩子才能开始滑。不要让孩子一个挨一个地往下滑,以免挤伤。
● 让孩子在滑下来之前,先看清滑梯底部是否是空的,有没有其他孩子在那里坐着?从滑梯上滑下来后,应当立即起身,离开滑梯,为后面的孩子让出空位。
● 有些滑梯往上爬的梯子就是一根根的细钢管,孩子很容易踩空而从梯子中间的缝隙处摔下去而受伤。所以,太小的孩子玩时,大人要扶着他爬上去。
● 经常检查一下滑梯是否有破损,比如滑下去的部位有没有残破,滑梯两边手扶的位置是否有裂缝。因为孩子下滑的速度比较快,如果这些地方有破损,会造成孩子皮肤擦伤。
游乐场-攀爬架
儿童游乐场上的攀爬架有各种形状和尺寸——包括垂直攀爬架、垂直爬杆、螺旋爬杆等。与滑梯、秋千等游乐器械相比较,攀爬架的难度更大,也是公共游乐场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区。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胳膊的力量还不够强壮,刚开始玩这种器械的时候,需要成人在旁边帮助他,而且不能攀爬过高的攀爬架。教孩子爬时,首先要让他明白怎样从这些攀爬架上安全地下来,否则他很难完成整个攀爬过程。教孩子学会用双手握住攀爬架上的横杆,按顺序逐级攀爬。每爬一级,一只手先抓住高一级的架子,抓稳后另一只手再抓住同一水平的架子,然后脚再爬上去。下来的时候正相反,先下脚,手再往下抓。
● 如果攀爬架上还有其他孩子,要等前面的孩子先向前移动,自己再随之向前移动,同时要保持一段距离,以免被前面的孩子踢着。太多的孩子在同一时间攀爬同一座攀爬架是很危险的。
● 每个孩子都应该从攀爬架的同一侧开始爬,按同一个方向向前移动。
● 当孩子从攀爬架上往下爬的时候,要注意避开那些正往上爬的孩子。不要让孩子们互相比赛看谁爬得快,或者试图伸手去够前面距离较远的横杆。
● 一定要按顺序下到最后一根横杆,而不要在半途就直接往下跳。
● 5 岁以下的孩子上肢力量还比较弱,要玩比较矮的攀爬架;5 ~ 7 岁孩子只适合攀爬1.6 米以下的攀爬架;7 岁以上的孩子只能攀爬2.3 米以下的攀爬架。
游乐场-跷跷板
玩跷跷板是一个需要配合才能玩得起来的游乐器械,玩的时候要求两个孩子之间要好好合作,所以,这种器械如果没有成人的陪伴,不适合5岁以下的孩子玩,因为小孩子还不知道照顾对方的感受,不想玩了就径自下来,根本不去管对方处于什么情况,往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比较安全的跷跷板下面带有弹簧设计,可以缓冲跷跷板突然上下造成的强烈颠簸。尽管如此,在玩跷跷板的时候仍要格外小心。下面的安全要点,你和孩子都要牢牢记住:
● 跷跷板一头只能坐一个孩子。如果两个孩子的体重相差过大,可以和孩子商量,换一个体重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而不要在轻的一头再坐上一个孩子。
● 两个孩子要面对面坐在跷跷板上,不要反转过来,背对背地坐着。
● 让孩子用两手紧紧握住把手,不要试图触摸地面或者两手放空。双脚要放在专门蹬踏的地方。如果没有脚蹬的地方,可以自然垂下,而不要蜷缩在跷跷板的下方,否则跷跷板向下压时,会压住孩子的双脚。
● 如果别的孩子正在玩跷跷板,在旁边等候时要保持距离。绝对不能把脚伸到翘起的跷跷板下面,也不能站在跷跷板的横梁中间,或者试图爬到正在上下翘动的跷跷板上。
游乐场-秋千
秋千是孩子们最爱玩的器械之一,但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一种器械。那么,什么样的秋千是安全的,在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为了让孩子安全地享受到秋千荡漾的快乐,这些知识是你需要了解的。
● 秋千应该是由比较柔软的材料制成,比如橡胶或者塑料,而非木头和金属。
● 孩子应当坐在秋千中荡,而不是站着或者跪着。荡的时候,让孩子两手紧紧握着秋千的绳。荡完后,要等秋千完全停止后再下来。
● 在旁边等候的孩子要和秋千保持一段安全的距离,不能在正在荡着的秋千周围跑动或走动,以免被秋千撞到而受伤。
● 秋千通常都是按一个孩子使用设计的,所以,不要让两个孩子挤在一起玩,以免出危险。
来源:《父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