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多吃花椒防湿又抗衰老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09-07-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花椒对炭疽、溶血性链球菌、白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等10种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宋内氏痢疾杆笛、变形、伤寒及副伤寒、绿脓、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的水浸剂对星形奴卡氏菌亦有抑制作用。据动物试验,少量持续服可促进有关新陈代谢的腺体发育,多量则可促进有关生殖的腺体发育。

花椒的养生作用

花椒是家庭烹调中常用的芳香佐料,无论荤素菜肴都离不了它。但是它的药用价值却鲜为人知。花椒在我国古代各种本草典籍均有收录。花椒在中药里归入祛寒类的药物中,它能祛除里寒,扶助阳气。因而善散阴寒之气,助元阳之不足,利气行水。 另外,还有杀菌、消毒、止痛、止痒、消肿等作用。用花椒煎汤泡脚能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因为在人的足部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用药汤浸泡或按摩这些反射区,就可以使全身经络疏通、血脉流畅,能够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

——人衰弱,病后脾肾阳虚:

椒红、小茴香等分,微炒后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肋节风痹,关节肿病:

椒红500克,炒研末,嫩松叶、嫩柏枝各250克,微炒后研末,酒泛为丸,食后服,每服3克,一日2~3次。

——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消化不良,胀闷:

椒红(微炒)、干姜、橘皮、甘草等分,研末(或为丸),食后服,每服3-6克,一日2次。

——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的浮肿腹水:

目60克,炒后研细,车前子、草劳子等分共研细,枣肉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蛔虫腹病,或胆道蛔虫,呕吐腹病:

川椒6克 (微炒),乌梅9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花椒缓解疼痛

花椒性温味辛,含有柠檬烯、花椒素、不饱和有机酸和挥发油等成分。它具有温中健胃、散寒除湿、解毒杀虫、理气止痛的作用。对治疗积食、呃逆、嗳气呕吐、风寒湿邪所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痢疾、蛔虫等有一定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还发现,它有一定的局部麻醉和镇痛的功效,对各种杆菌和球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痛风、癌症患者和孕妇要慎用。

十三香之首 花椒三月防体内湿

花椒 又名川椒。属芸香科植物。药用以色红者为佳,果皮名椒红,种子名椒目,均作药用。本种通常在小叶片背面基部被长柔毛一丛、果皮腺点多而大、无子房柄,可资识别。

椒红:健胃、驱蛔虫,并有温暖强壮作用。椒目为利尿药,用于慢性浮肿腹水。古方"己椒苈黄丸"采用椒目作逐水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