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保养品无效的10大迷思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09-09-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Why your beauty product failed its efforts?

PClady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1> 成分没搞懂

根据台大医院皮肤科邱品齐医师表示,由于保养品中的化学成分,翻译成中文都颇为艰涩,更别提英文,消费者往往懒得看。但关键性的成分标示,通常能帮助你了解是否吻合皮肤此时需求。多看些美容杂志或上网吸收关于成分的知识,才不会买了自己肌肤根本用不着的保养品。保留标示产品的商品外包装,让皮肤科医师帮你审视,也是个方法。

<2> 添加浓度打折扣

确实在保养品中添加有效成分,若浓度不高,能发挥的护肤功效,当然也打折扣。举例来说,根据卫生署新规定,美白产品只要有效成分浓度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就无须标示浓度。以维他命C为例,0.1%和2%的浓度添加,当然效果也有些差距,关于这点很遗憾,尚无可明确辨识的办法。只能说如果保养品的成分标示对了肌肤胃口,却不如预期效果,或许浓度上的多寡是个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