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调理妇科疾病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09-10-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素问·阴阳别论》中提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也就是说妇科疾病本于二阳,而发于心脾,致使人体气血虚损,而产生虚热,病程发展的结果,则体液消耗,致使火盛烁金,损伤肺气,心志抑郁,形成经闭和虚劳的象征,终至预后不良。

因此,情志调理是历代医家治疗妇科疾病时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宋代妇科名家陈自明在《室女经闭成劳证论》中指出:“盖忧愁思虑则伤心,而血遂竭,神色先散,月水先闭。且心病则不能养脾,故不嗜食。脾虚则金亏,故发嗽。肾水绝则木气不荣,而四肢干痿,故多怒,鬃发焦,筋骨痿。若五脏伤遍则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持,庶可保生。”又在《养生必用论病》中说:“若暴怒气遂,经闭不行。”这里,他强调了青春期女子闭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积思宿虑,损伤心脾或暴怒气逆所致,是有一定见地的。

即女子患妇科疾病均因积思在心,思虑过度则损伤心脾,脾虚则化源不足,冲任失养,而致形体消瘦及闭经。从另一方面看,暴怒伤肝而导滞气滞血瘀,冲任受阻,而成经闭。所以,陈自明提出“调七情,保神气”的调经原则,对后世妇科调经治肝深有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